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跨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边境地区于一体,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中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片区。为加快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扶贫攻坚步伐,国务院批复了《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这是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大创新,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举措。
广西列入《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的县(本文简称为广西石漠化片区县)共有35个。该区域是广西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地区,贫困人口集中、贫困程度深。由于自然条件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不少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不高且老化失修严重,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完成率低,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尚未启动,人均有效灌溉面积低,抵御水旱灾害的能力普遍偏低。如遇较大旱情,不仅农业灌溉无保证、导致农作物缺收甚至绝收,甚至连人畜饮水都会发生困难。如发生在2009年秋至2010年春特大干旱,广西有105个县(市、区)发生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全区受灾人口1237.23万人、共有324.91万人、159.95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有59.98万人需要送水才能解决生活饮水,农作物受旱面积1951.45万亩,其中成灾1155.8万亩,绝收127.06万亩,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3.16亿元。其中受灾最严重的特旱县、重旱县,大多是广西石漠化片区县。
水利扶贫是整体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是广大农民群众受益最直接、最关心的水利工程。通过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群众脱贫致富,是广西石漠化片区县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由于广西地方财力十分有限,自治区、市、县三级财政都难以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筹措到充足的资金;这些县又都是山区县,山多地少,不符合中央设定的“连片建设”的条件,无法列入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难以争取中央财政更多的支持,因此,加强广西石漠化片区县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至今依然是有愿景,无资金,难启动。
要加强广西石漠化片区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快该区域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步伐,亟需的得到中央的特殊照顾和政策支持。为此,建议:
一、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一个专项,纳入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实施项目。尽快调集力量编制广西石漠化片区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比照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的标准,由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连续3-5年对广西石漠化片区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