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的养老制度是企业每月要缴纳工资总额的20%进入统筹账户,个人缴纳8%进入个人账户进行养老金的账户积累,通过这部分积累,在理论上,退休时,至少可以拿到55%以上替代率的退休金。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规定,养老金的最低替代率为55%。目前我国的各个省份并没有达到这一标准,1999年时替代率是69.18%到2005年达到47.94%。这几年维持在45%左右水平。而且更让人担心的是我国各省的养老金替代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养老金的缺口越来越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关注与替代率密切相关的养老资金的管理问题。全国社保基金会管理的社保基金管理收益年平均达8%,而各省的资金收益管理情况则差异较大。有的省份连0.98%的活期存款利率水平都没达到。这不仅会造成替代率逐年下降,也会加大养老金的缺口,更会造成老百姓对政府的满意度下降,因为个人参保8%的那部分比率,最差的投资管理也不会达不到0.98%收益率。各省留存在帐面的社保资金都有几十亿或上百亿,全国加起来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这部分资金的收益加起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不能再让这部分资金收益变成银行的收益,让社保资金逐年缩水,至少在利率市场化趋势下,存款管理也应在各大银行间进行利率招拍挂。
综上所述,建议尽快研究出台养老金投资管理条例,以解决替代率下降、投资收益提高、养老金缺口加大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