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英文版 繁体版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3年专题 >> 2013年两会专题 >> 建言献策 >> 文化出版
站内搜索: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沈琪芳代表:关于重视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逐步提高权益保障的对策建议

  在今天的中国,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工人主体。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农民工共有2亿6千多万。但另一份调查报告(中科院《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在对北京、广东、江苏、浙江和四川五个省市农民工进行调查后结果显示,64%的农民工认为社会“非常不公平”和“比较不公平”。我们应当承认,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进城农民工为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快速发展的城市化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农民工在城里的工作生活环境也逐步在改善。但有接近六成半的农民工感受到社会不公平,这是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共同高度关注和积极应对的。究其原因,主要问题在于: 

  1.农民工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是民生之本。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使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多,但现行的就业制度设计并没有把农民工群体充分考虑进来,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企业用工谨慎,就业岗位有限;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技能专业性不强,就业领域狭小。

  2.农民工权益屡遭侵害。以工资待遇难以保障为主要特点的侵害农民工权益事件时有发生,用人单位随意克扣工资、欠薪逃匿的现象大量存在。在一些地方和企业,农民工很少有节假日,经常加班加点却得不到相应报酬。部分企业对农民工的劳动保护重视不够,很多农民工从事高危行业而没有必要的防护措施,职业病和工伤事故频发。同时,由于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且不规范等原因,农民工发生职业病和工伤后很难获得及时、足额补偿。 

  3.农民工社会保障程度不高。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规范性文件层次较低,处罚力度不够,缺乏法律强制力,难以有效保障农民工权益。农民工参加各类社会保障的绝对数量尽管逐年递增,但相对数量仍然较低。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工在输入地就医报销难,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又费用较高,导致尚有部分农民工没有参加任何医疗保险。农民工住房、生活环境卫生和饮食条件差,影响其自身及子女身心健康。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突出,如幼儿教育费用较高、入学较难、需在户籍所在地参加中考和高考等。

  随着未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农民工群体还将不断扩大,结构不断变化,他们的就业、维权等新问题将会更多出现。而近几年,企业招工难,用工荒则愈演愈烈。现在政府正在积极制定相关政策解决农民工的系列问题,但从社会现阶段实际出发,针对农民工的实际境遇和内心感受,建议:

  1.以推进教育平等为重点,加快“同城待遇”步伐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文件,要求各地在20121231日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办法,这一极具统筹性质的改革之举让农民工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有了新的契机。但有许多舆论认为,异地高考仅可谓“拨云见日”、“曙光初现”,教育平等首先的、更重要的应是教育起点的平等,农民工子女如果不能享受同城待遇,在起跑线上遭遇不公平的话,那么一辈子都谈不到公平! 如果能够推行“不设特定条件就近入学”等实质性的改革,其意义会更广泛、更深远。因此,各级政府从政策、制度、指导方针上逐步解决外来人员及其未成年人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同城待遇”问题,使他们真正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支持和期望,让他们认可城市,融入城市,在城市中能产生归属感,那对亿万农民工而言那就是“阳光普照”了。

  2.合理配置公共文化资源,将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对象

  新生代农民工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比老一代农民工更为强烈。然而,文化素质和经济收入的制约,加上能为他们提供的文化设施少之又少,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层次总体较低。建议政府公共文化支出在关注广大农村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城镇化进程中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在农民工集中的社区、工业园区、企业等场所,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供便于参与的文化服务,支持农民工业余文化组织开展活动。进一步净化文化市场和网络环境,通过手机、网络等新生代农民工高度依赖的媒体渠道,以先进文化、健康文化影响、引导他们健康成长。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日益增长的学习成长需求,支持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为他们合理规划和实现自身职业发展创造条件。

  3.引导企业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创造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条件

  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虽然较高,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也接近于城镇既有职工,但相对而言,整体上农民工的文化生活贫乏,面对的就业、收入、住房等压力偏大,心理较为脆弱。而现实中,企业对农民工的精神领域、文化建设关注度普遍不够,更缺乏适合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活动条件,加上超时间、超强度劳动现象普遍,“上班干活,下班睡觉”成为目前很多农民工的生活写照,压力、不良情绪难以及时缓解或释放,直接影响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和竞争心念。所以,呼吁企业更多地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征,特别是关注他们在收入与劳动强度、收入与文化生活、收入与精神愉快程度等之间的选择上发生的新变化,注重人文关怀和人性化管理,在开展企业生产经营的同时,多关注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多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文化活动,帮助他们优先缓解压力,增加工作生活愉快程度,更好地在企业工作,增强企业的内在凝聚力。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