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
一、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发展态势需要进一步加强联合,共同发展
长江中游城市集群通常称“中三角”,是以武汉、长沙、南昌三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经济圈等中部经济发展地区,以浙赣线、长江中游交通走廊为主轴,呼应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打造的国家规划重点地区和全国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中三角”包括湖北武汉城市圈(武汉、黄石、黄冈、鄂州、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湖南长株潭城市群(长沙、株洲、湘潭、岳阳、益阳、常德、娄底、衡阳)和江西环鄱阳湖城市群(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上饶、新余、抚州、宜春、吉安)。
目前区域内部已形成一定的经济联系,随着武汉市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区域内的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武汉号称九省通衢,东西有长江黄金水道,南北有京广铁路,经济实力和辐射影响力都很强。长沙是千万级航空俱乐部之一,弥补长江中下游其他城市的劣势,文化、动漫、重工比较发达,交通运输有京广高铁,沪昆高铁。长江中游城市群将是我国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交通发达、产业具有相当基础、科技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群之一,在我国未来空间开发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和意义。
2012年2月10日,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三省会商会在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国家部委和科研院所的领导和学者,以及由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率领的代表团参加了会议,就共同推进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进行深入探讨,并达成高度共识。这标志着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从构想、探索,进入全面启动和具体实践新阶段。
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群之后,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引擎。
二、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扩容,安徽加入“中三角”发展,是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要求
中部地区,包括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安徽、山西六省,总人口3.59亿、面积10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10%。这六省为全国提供了70%以上的农产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并处于全国交通枢纽地带,重化工业比重较高,也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战略地位重要。由于中部各省份跨度很大,难以像长三角、珠三角、东北那样整体合作,只能是近距离地合作。因此,2006年4月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地区客观上形成了“两大两小”城市圈共同发展的格局:两大——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两小——皖江城市带、太原都市圈。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实施的多轮非均衡发展战略中,中部总处于非战略重点的不利地位,总是与政策机遇擦肩而过,成为国家政策的“边缘地”、资金投入的“旱地”、资源流出和人才流失的“奉献地”。国家经过30年的发展,沿海城市发展已取得重大成就,经济政策也应该逐步从沿海转向内陆,要以长江沿岸为锁链,逐步推动城镇化,且中部各省大城市实力过分集中,中小城市发展滞后,所以,中部地区应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消除区域间的壁垒,将现有长江中游城市群“扩容”。即在鄂湘赣三省的基础上,加入安徽,把属于长江中游的多个城市吸纳进去,“扩容”后整合成更大的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由“中三角”蜕变为“中四角”。而且,安徽一直是长三角产业转移腹地,核心区域,为长三角提供劳动力等资源,加入中部城市群,有利于产业上下游整合发展。
从地理上讲,安徽是华中地区和华东地区的过渡地带,也属于中部范畴。但从历史上讲,明朝时江苏和安徽是一个省,加之中国近30年是外向型经济,是向东发展,所以安徽和上海联系紧密。它加入长江中游城市群,是找回了地理本位。
2012年底,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江西和湖北调研时提出希望把安徽纳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范畴,他指出:“缩小区域差距,要做好中西部开发开放这篇大文章。中部地区、长江流域是缩小区域差距的突破之地,就像下围棋,既要抢金角银边,又要在中间谋势布局。”安徽省本身对加入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发展也非常迫切, 2013年合肥市“两会”,“中四角”概念首先提出,合肥市市长张庆军指出,“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四省均已有自己的城市圈,四省省会连接,正好呈四边形。” 2013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协同发展。”2013年鄂湘赣地方“两会”,三省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联合推进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问题。至此,四省联手崛起,势成必然。
三、长江中游城市群在世界城市群中的地位日益突显,需要长江中游城市群加快发展,形成中国经济主轴的新亮点。
在世界的维度上,城市群的崛起已深刻改变世界经济格局。以纽约为中心的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东京为中心的太平洋沿岸城市群、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部城市群等世界五大城市群领跑全球。在中国的坐标上,我国正处于城市群主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时代,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群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后,我国沿江发展由长三角地区向整个长江流域推进,区域开放开发由“沿海先行”进入到“沿江沿海并重”时期,长江中游城市群有条件成为中国经济主轴的新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