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英文版 繁体版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3年专题 >> 2013年两会专题 >> 热点人物 >> 朱永新 >> 提案议案
站内搜索: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朱永新委员:关于建立国家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的提案

  案由: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充分体现了中央对这项文化民生工程的高度重视。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全民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与人类文明紧密相连,事关积累、传播和创造;阅读与民族文化密切相关,事关认同、传承与创新。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与版权保护日”(简称“世界读书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也都将其视为国家综合实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建立国家层面的阅读推广与指导机构,以国家战略的高度推进国民阅读。

  一是政府立法推动阅读。如美国的《卓越阅读法》(1998)、《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2002),日本的《关于推进儿童读书活动的法律》(2001),韩国的《读书振兴法》(1994)、《读书文化振兴法》(2009),俄罗斯的《民族阅读大纲》(2012)等都着眼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未来,以立法的形式保障了国民阅读能力的提高与积累。

  二是设立专门机构推动阅读。如英国为“阅读起跑线”项目设立的“图书信托基金会”,德国有“促进阅读基金会”,日本有“读书协会”及“儿童梦想基金会”,美国有“国家艺术基金会”等。这些组织机构或基金会具有完善的规章制度,通过科学调查、常规项目和特殊资助相结合的方式,成为推动国民阅读的主导力量。

  三是国家元首亲自倡导阅读。不少发达国家的元首都率先垂范积极参与读书活动,如美国总统及第一夫人都有开学季到学校陪儿童读书的惯例,英国前首相布朗和教育大臣共同发起过“全国读书年”活动,“德国促进阅读基金会”名誉主席一直由该国总统担任。此外,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俄罗斯总统普京等都积极支持并参与本国阅读活动。

  2006年以来,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倡导并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各地各部门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推动全民阅读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目前,我国已经有18个省(区、市)成立了全民阅读组织领导机构,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的全民阅读,其中湖北、湖南、江苏、广东、河北、福建、陕西、黑龙江、重庆、新疆等地都成立了由地方党委或政府领导担任负责人的全民阅读组织领导机构,并在制定规划、配置资源、组织活动、宣传推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北京、上海、广州、杭州、苏州、成都、重庆、深圳等400多个城市常设了读书节、读书月活动,每年吸引7亿多读者参与读书活动。“书香上海”、“书香岭南”、“三湘读书月”、“书香之县”、“书香之家”等一大批书香品牌已经形成,既发扬了中国崇尚读书的传统,又使国民阅读率不断提高,加之农家书屋工程全面覆盖,推动10亿册图书进农村、进社区,实现“村村有书屋”,方便了农民阅读,神州大地已经掀起了开展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热潮。

  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我国的全民阅读工作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没有国家层面常设的全民阅读组织领导机构,缺乏组织保障和专项经费支持,无法建立起长效机制。全民阅读具有典型的公益性特征,必须由政府主导,通过公共财政加以扶持,才能够正常运转和发展。

  二是没有国家法律法规保障,全民阅读工作还属于政府部门的自发活动,未能纳入到政府考核指标体系中,多数地区的组织机构和负责人属于自发倡导,缺乏长期、持续深入开展的动力。据调查,65.5%的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可见有必要加快全民阅读立法进度,为全国持续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提供制度保障。

  三是国民阅读能力总体不高。与国际社会尤其是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人均阅读数量、阅读习惯还是在阅读设施及服务等方面都普遍存在着较大差距,这将严重制约我国文化国际竞争力的增长。

  四是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阅读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国内部分地区阅读资源严重匮乏,贫困农村地区人口、残疾人、进城务工人员、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的阅读环境和条件仍然落后,很难通过困难群体自身解决,必须依靠政府扶持和公益性阅读基金资助。

  本案建议:

  借鉴国外推动全民阅读的先进经验,同时考虑到我国的实际国情,建议尽快成立国家层面的阅读推广机构——国家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把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

  成立国家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有利于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各地各部门资源,形成合力;有利于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国家长远战略;有利于解决全民阅读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建议由国家主席担任国家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名誉主任,国务院分管文化的领导同志担任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财政部、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务院法制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总政宣传部等有关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国务院的相关部门,具体承担指导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国家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成立以后,主要着力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设立国家阅读节。建议将我国的阅读节定为中华民族文化巨人孔子的诞辰日9月28日。将孔子诞辰日确定为“国家阅读节”,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统和特色,又符合国际惯例,有利于在世界上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同。

  第二,推动全民阅读立法。由全国人大制定《全民阅读法》、国务院制定《全民阅读条例》,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具体包括,确定政府为促进全民阅读的责任主体,将全民阅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制定全民阅读规划,发布全民阅读调查情况,提供公共阅读场所,举办全民阅读活动,保障公民阅读权利等。

  第三,制定全民阅读规划。规划要阐明开展全民阅读的重要意义,确定开展全民阅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实施单位、部门分工、经费保障、工作机制、实施办法、重点群体、具体工程、宣传推广、监测评估等,成为开展全民阅读的指导性文件。

  第四,建立国家阅读基金。鉴于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的公益性,必须要由政府主导推动,国家财政出资建立国家阅读基金,由国家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负责管理,保障全民阅读规划的实施,建设全民阅读重点工程。特别是向7-18岁年龄段的青少年发放阅读券,培养青少年的阅读习惯,大力提高其阅读水平,以此建立全民阅读的长效机制。

  第五,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利用各种平台和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推出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倡导领导干部带头阅读,推进书香校园建设等。

  建议办理部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财政部、文化部、国务院法制办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