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
在中国,我们在教育科学研究的人,往往苦于没有详实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教育行政部门在做教育决策时,往往也缺少具体是数据支撑。教育信息的不透明、不真实,是制约我们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近年来,我国国家级教育数据库的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建立了“教育统计数据”的资源平台,涵盖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等领域有关分科情况、校舍情况、教职工人数、学生人数等基础性统计数据。广东、上海、浙江等部分发达地区也在进行教育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工作。但是,总体上来看,国家教育基础信息库的构架仍然没有形成,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有非常大的差距。
世界上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教育基础信息库的建设。早在1867年美国教育部成立时,法律就明确提出了“教育部要收集有关美国教育现状和教育进展的数据及事实”的职能要求。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就是一个集教育信息管理、科学研究、决策支持、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教育信息管理综合联合体,它对美国教育管理和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现代化进程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具体而言,NCES为国会解决教育问题、制定联邦教育计划、为各州分配联邦政府基金提供数据资料,以此指导联邦教育项目与教育财政的决策;NCES也为国家和地方行政机关、立法工作人员、地方教育机构以及当地学校系统协会提供各种相关的数据资料,同时还为公共教育人员配备和资金运转等提供相应的参考信息;NCES的报告用于教育组织和专业协会拟定政策和从事研究。此外,学院、综合性大学、教育研究机构、与教育机构合作的相关企业、媒体和公众都可以从NCES获取权威的数据和分析报告。从1970年起,挪威个人的教育信息全部纳入挪威国家教育数据库中,海外学生信息1986年起也被收入。
华中师范大学左明章教授等人的研究表明,我国的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至少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到目前为止还未建成国家级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相关的建设信息如设计方案、资金投入等都不够透明;第二,缺乏有关教育数据收集的制度条例或法律法规以保证数据收集的畅通性和原始性,也没有一套健全、科学而严谨的审查制度确保所生产信息的质量;第三,国家库和地方库的统计技术标准与数据类型没有统一的规范,这将使得数据的整合和综合利用率偏低,出现重复建设的局面,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第四,我国在信息库顶层设计规划方面所做的准备还不够充足,至今还没有一个权威的顶层设计规划来指导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也没有一个专家团队集中地针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究。这些问题都已成为制约我国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的主要瓶颈,也严重制约了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水平和公共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本案建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明确提出了“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提出要“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推进政府 教育管理信息化,积累基础资料,掌握总体状况,加强动态监测,提高管理效率。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资源,搭建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宏观决策提供科 学依据,为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建立一个高水平的国家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是一项刻不容缓的教育基础工程,对于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对于提高教育管理与服务的现代化水平具有战略性意义。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建立国家层面的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开展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的整体运作
借鉴美国等国家的经验,应该建立一个国家层面的领导机构统筹安排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工作。NCES是专门收集和分析有关美国及其他国家教育信息的联邦机构实体。根据美国的法律规定,NCES依法享有从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获取教育统计数据的权利。我国也亟需设立这样一个专门的领导机构来负责监督、统筹和管理整个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的整体运作,系统地组织、规划和开展有关教育数据的收集、统计和分析。为了保证教育统计原始数据的可靠性,这个领导机构应享有从各级各类政府及其教育机构获取教育数据的法定权利,这样可以避免在获取数据过程中受到限制。
第二,将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改组成为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的技术支持机构
NCES具有相对独立的技术支持机构,该技术机构是一个与NCES相平行的重要机构,隶属于联邦教育部管理与预算办公室,是美国教育信息管理的技术支持机构,很好地保证了NCES的正常运作。而在我国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中,也需要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技术支持机构来支持和完成整个数据库体系的各种操作,以实现不同的数据库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并根据项目的特点和性质有效地设置多层级的用户权限,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因此,建议将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改组成为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的技术支持机构,全面负责整个信息库的规划、设计与维护,以保证整个数据库的正常运行,为实现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的自动化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第三,制定科学的教育统计标准和审查制度,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
NCES的产品从最初设计到最终分析都会受到来自NCES、教育科学研究所(IES)和教育社区的统计专家及议题专家们严格的技术审查。在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过程中,NCES采用内部工作组、外部技术审查组和承包商相联合的方式设计与收集数据,这种合作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教育社区的需求。最终分析只有在分析计划制定和审查通过后才能执行。最后,其产品还需经过议题专家或技术专员的审查以及NCES内部的代理审查(即由IES或同行进行技术性的复审)。这一系列科学而严谨的审查,为NCES向教育决策者和一般大众提供高质量、可靠、有用的统计信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也需要规范和统一教育统计标准与技术审查的各个环节,并对统计标准进行实时的技术复审,不断提高和完善现有统计方法和标准,以确保统计方法的适用性和科学性。
第四,全面整合资源,保证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的数据完整性
NCES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涵盖了中小学教育、中学后和成人教育、教育评估、国家纵向研究、国际统计、职业教育和图书馆等方面的内容。每一个子范畴的数据类型完备程度极高。在中小学教育方面,NCES提供了较完整的公立和私立中小学教育信息数据,大致可分为学校、学生和教师三大类,每一类又包含多个次级数据类型。在“学校”方面,NCES提供的数据类型有学校风气、教室氛围、学校财政、师资建设、学校人员配备比例、校园安全和学校改革等;在“学生”方面,有学生入学情况、学生辍学率、学生结业情况、学生参与性、学生进步程度、学生成就、学生素养和特殊教育需求人群等数据类型;在“教师”方面,包含的数据类型有教师配备情况、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流动情况等。另外,NCES还涉及到家长在儿童教育中的参与情况,学前教育计划的实施情况,学前教育发展趋势等数据类型。NCES的纵向教育数据系统(LDSs)主要关注学生个人随着年龄成长在各个教育阶段的信息。其主要功能包括:为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分析教育政策的成本效益;更好的监管各层级教育相关机构的教育行为;追踪流动儿童教育情况;识别绩效高的教师、教师培训项目和教学行为;监测学生学习进步状况,给学业表现不佳的学生提供学习帮助;考核毕业生是否具备了就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等等。
在我国教育基础信息库的建设中,也应该统筹各个教育阶段和各区域的数据。整个教育体系的各个层级,包括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等,地方的教育数据也应该互相连通。每一个孩子的学籍变化,都能够及时在信息库中反映出来。
(感谢美国麻州大学教育领导系主任严文蕃教授提供的资料,本建议还参考了华中师范大学左明章教授等人的相关研究成果,特此感谢)。
建议办理部门:教育部、财政部、工业与信息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