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英文版 繁体版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3年专题 >> 2013年两会专题 >> 政协民进组快讯
站内搜索: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朱晓进委员:文化惠民工程重“建”更要重“管”

  “有的地方建了图书馆,结果根本没什么人去,有的文化馆空关着,甚至都结上了蜘蛛网,还有的充其量起着一个麻将档、棋牌室的作用……”记者见到首次当选的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民进江苏省委主委朱晓进时,他正在仔细修改关于“文化惠民”的提案。这是他此次上会所带6份提案中的一份,也是他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他颇为痛惜地告诉记者,自己前段时间进行文化惠民工程进展调研时发现,部分地方在文化惠民工程上重建不重管,并未能让群众从中真正受到文化之惠。 

  重建不重管,原因到底出在何处?“一方面缺乏应有的顶层设计,满足于硬件投入数据,忽略了实效。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花巨资、花精力却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文化下得了乡而入不了乡。另一方面,文化的‘送’与群众的‘需’不匹配,你送的他不喜欢,他希望的却没送,无法发掘群众内生的文化动力,更不用说达到以群众的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主的文化惠民目的。此外,也没有评估考核机制,不仅场馆被挤占、挪用情况时有出现,就是专职的乡镇、社区文化工作者在编不在岗、有编没有人的情况也比较突出,更不要说注重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 

  为此,朱晓进委员在这份3000多字的提案中,呼吁对文化惠民工程进行长效监管,把这项惠民工程落到实处。他认为,首先各地在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中要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其功能定位,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围绕如何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文化创造活力,切实做好文化惠民这篇大文章。“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只有让群众在基层文化活动中唱主角,让他们的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文化惠民工程才能深入、持久、有成效。” 

  “基层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必须要由具备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具有组织协调能力的‘文化人’担当,发挥他们在文化惠民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引领、协调的作用,广泛发掘和利用各种文化资源,繁荣民间优秀文化并运用于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 

  “而最终,文化起着重要的灵魂的作用。”朱晓进委员强调,文化惠民工程应紧密结合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位一体”建设来展开,最终要真正发挥文化“润物细无声”的引领功能,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形式,引领社会转型中的人们的思想道德、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让广大群众真正从文化惠民工程中受文化之益,得文化之惠,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凝聚社会共识,构筑兴国之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们只有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真正提高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效,也才能在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中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来源:中国江苏网 特派记者:陈志宏、袁涛、刘北洋)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