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英文版 繁体版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3年专题 >> 纪念五一口号65周年 >> 民进心声
站内搜索: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重温“五一口号”,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
——在武汉市纪念“五一口号”发布65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表了著名的“五一口号”, 号召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共商国是, 建立新中国。“五一口号”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积极响应。5月5日,民进和在港的其他民主党派、民主人士联名致电毛泽东主席,积极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同日,民进还单独发表宣言,表示“响应中共五一号召,不仅坐谈更应行动”,宣布愿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革命进行到底。1948年7月31日,民进在港理事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民主促进会拟提出关于政治协商会议之行动公约及政治纲领》,这一文件与后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基本精神一致。重温历史,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民进创始人马叙伦先生的政治遗言“只有跟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不仅是民进的一贯主张,更是民进的优良传统。

  “五一口号”以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为目标,所表明的政治主张和新中国政治蓝图受到包括各民主党派、各阶层人士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坚决拥护和热烈响应。解放初期,我国的政治经济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发展,社会民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可以说,“五一口号”发布后,党中央的号召很快成为全国人民的实际行动后,中国人民从此在亚洲的东方,在世界民族之林站起来了。“五一口号”的深远意义,在于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公开、自觉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坚定地走上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道路,标志着统一战线和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制度揭开了新的一页。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不畏强权,不避艰险,在建国后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从贫穷走向富庶,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走过了世界其他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发展历程,演绎了民族史册上自强不息的传奇,书写了一幅恢弘壮丽的复兴画卷。65年波澜壮阔的岁月,是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的奋斗历程,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指引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道路。事实雄辩地证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法宝。这一信念,早在“五一口号”形成的时候,就为各民主党派、各阶层人士所共同坚守,自觉维护。而今,我们各民主党派、各阶层人士在与中国共产党的长期合作中,在风风雨雨的考验后,更加坚定了与我们前辈一样的信念。

  历史是一面镜子。回顾历史,就是要总结多党合作的历史经验,将优良传统薪火相传。65年前,“五一口号”发布的时候,正是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站起来的时候。“人间正道是沧桑”的65年奋斗,中国不仅站起来了,而且富起来了。为了使当代中国向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而强起来,党中央高瞩远瞩,充满自信地号召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迈进。实现“中国梦”,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想信念,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开拓进取,勇于实践,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作出不懈努力。

  我们重温“五一口号”,关键是领会精神实质,发扬各民主党派老一辈的光荣传统,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同心同向同行,坚定政治信念、坚持前进方向。我们重温“五一口号”,重点是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参政党建设科学化水平。我们重温“五一口号”,落脚点是按照阮书记“议大事、献良策、讲真话、促实效”的要求,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为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率先建成小康社会、复兴大武汉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民进武汉市委副主委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