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14年两会专题  >  聚焦代表和委员

汤素兰:小学生行为守则不能喊口号

发布时间:2014-03-06  来源:潇湘晨报

放大

缩小

  “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是《中小学生守则》第4条中的内容。在全国政协委员汤素兰看来,这样的口号对于孩子来说太抽象。

  2004年3月25日,教育部将原来的《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守则》合并修改,颁布实施《中小学生守则》。守则共十条,体现了国家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要求。与这十条守则相配套的,还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条。

  汤素兰提出,近年来有许多家长和民间人士感叹守则内容空洞,全是概念,表述方式口号化。如不死记硬背,小学生根本记不住。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虽然规定得很细致,但有1100余字,更难记。

  “让人欣喜的是,教育部的2014年工作要点已将修订《中小学生守则》纳入。”汤素兰建议,应恢复原来分别制定《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的做法。小学生与中学生年龄差距大,生理与心理特点不同。小学阶段是养成教育,重点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中学阶段重点在知识的积累与思维方式的训练。

  汤素兰认为,小学生守则应该告诉孩子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这些规范和准则应该具体化。比如说“遵守校规校纪”不如“考试不作弊”、“作业要自己独立完成”更贴近。记者李柯夫

作者:     责任编辑: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