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14年两会专题  >  聚焦代表和委员

江西师范大学校长梅国平:教师教育要分类引导

发布时间:2014-03-06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放大

缩小

教师教育的发展直接决定着我国教师队伍与教育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水平。目前,教师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师范院校量多类繁,师范生人多岗少;农村师资相对缺乏,师范生难下基层;培养质量同质明显,缺乏差异和特色,致使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针对这些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江西师范大学校长梅国平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可率先在师范院校中进行高校分类管理的探索实践,针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师范院校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引导。

梅国平表示,应允许实力较强的师范院校或者省份师范院校较多的部分师范院校根据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地逐步转变办学方向,积极拓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减少或者不再承担师范生培养职能。对一些办学层次较低、办学实力较弱、生源质量较差的师范院校,通过合并调整的方式将其转变成其他教育机构或吸纳到其他本科师范院校之中。如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以及学术水平较高的几所地方师范大学,可按照高水平研究型的综合性师范大学的标准来进行要求和重点建设;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在坚守成为区域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排头兵、教师教育学科研究重镇和基础教育优质师资培养主阵地的基础上,鼓励其进一步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发展成为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地市的地方师范院校,则要立足于“应用型”院校定位,着力培养当地“用得上、稳得住、留得下”的实用师资。

此外,梅国平建议教育部门督促各个师范院校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标准,实现错位发展、分工培养,促进师范院校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特色。

作者:余樟树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