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14年两会专题  >  热点人物  >  周洪宇

不要让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障碍教育公平

发布时间:2014-03-06  来源:中国经济网

放大

缩小

  教育话题是历年两会热门话题之一。它关乎国计民生,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近些年来,国家对教育公平看得重、抓得紧,解决了一批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但客观来看,事关教育公平的诸多难题仍有待进一步求解。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有学上”问题已基本解决后,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还是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问题。

  两会前曾有媒体报道,湖南省长沙市203所农村非完全小学中,外语、音乐、体育、美术和科学专任教师数分别只有36人、9人、21人、11人和2人;而长沙城区138所小学中,外语、音乐、体育、美术和科学专任教师数分别为313人、243人、323人、214人和223人,人数相差十几倍。同一个城市的城乡小学尚有如此大的差距,如果把一些不发达地区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义务教育水平相比,则差距可能更为惊人。

  因此,如何进一步破解教育公平问题,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难题,人们期待两会代表委员们的真知灼见。

  发展要跟上

  中小学“择校”现象,是困扰当前无数家庭的一个大问题。没有一个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但现实中存在着的教育资源地区间、学校间以及学校内部间的明显不平衡,直接导致人们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而抢夺优质教育资源,“择校热”即是一个最突出的体现。可以说,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中小学择校现象,已经成为我国义务教育免费后,危害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一颗毒瘤。

  多年来一直关注教育问题的全国政协委员傅建荣,今年“两会”仍然关注“择校热”话题。在他看来,择校热的背后,是教育资源无法满足人们迅速增长的教育需求的现实――学校建设滞后,导致难以“就近入学”;优质资源短缺,引发舍近求远择校。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大量人口涌向城市,住宅小区建设突飞猛进,然而,建小区不建学校,增加人口不增加学校的问题普遍存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配置和办学水平不均衡、薄弱学校改造力度不够大的矛盾更加突出。加之优质学校数量少,布局不合理,更加剧了这种“择校热”。

  傅建荣强调,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存在,突出反映了地区间教育资源的不平衡,这已成为实施教育公平的重要障碍。他建议,在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方面,要把培育优质学校与改造薄弱学校同步推进,要特别注重改造薄弱学校,办好每一所学校。

  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也同样反映在教育发展上。“如果机会太少了,就很难公平。”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表示,“必须从加快发展入手,加大教育资源的扩充。”

  看来,弥合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种种不公平现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根本出路还在于发展。

  执行要彻底

  为解决义务教育阶段的不公平现象,教育部近期颁布了关于小学入学办法和小学升入初中办法两个政策性文件,字里行间处处显示出教育部根治乱象的决心。但这一被视为最具力度和突破性的政策安排,如何在现实中不打折扣地落实,防止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仍需要教育改革者们重视。

  其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文件通知早已对诸多义务教育公平问题有过十分明确的规定,但现实中却往往遭遇执行“瓶颈”,导致政策成效并不尽如人意。某教育学者曾在网上发帖说,我国已经颁布的教育法律法规,有不少条款并没有真正落实。例如,200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已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办重点校、重点班,可现实中重点校、重点班屡禁不止。该网友在帖子中希望两会代表委员们献计献策,推动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真正管用、政策执行更加彻底。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战线存在的各种乱象,从根本上都源于有法不依。”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建议,实施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专项治理行动,着重清理整顿教育违法违规行为。

  手段要创新

  化解教育公平难题,还需要有创新意识。

  针对广大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受客观条件限制、义务教育水平普遍偏低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王路认为,促进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公平要重视手段创新。他指出,教育信息化能够将优质教育资源便捷、高效地向农村和边远地区扩散,不失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有效手段。

  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也认为,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学校之间在师资水平、办学条件上存在明显差距。如果按照常规途径解决,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而教育信息化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将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并依托互联网、卫星、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等公共信息基础设施,便捷高效地向农村和边远地区扩散,较快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王路建议,国家要加大对农村信息化教育的统筹规划、应用导向和整体推进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推进农村信息化教育全面发展,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

  教育是一个人的成才之径、立身之基;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邦之要、强国之本。促进教育公平,是一项应常抓不懈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凝聚方方面面共识,通过深化改革,坚决破除阻碍教育公平的各种桎梏以及利益固化的藩篱;更需要鼓足创新的勇气,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健康发展,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造就一代又一代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作者:     责任编辑:施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