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14年两会专题  >  聚焦代表和委员

攻坚克难 大国图强

发布时间:2014-03-08  来源:半月谈网

放大

缩小

“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

设立民营银行政策破冰、央行放开贷款利率管制、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近期金融领域的改革和动态频频,新一轮金融改革大幕拉开。

然而繁荣之下有隐忧。去年6月份的一场“钱荒”将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脱节展露无遗:信贷、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迅速膨胀;相反的,经济增速在放缓、中小企业活力在下降。“钱荒”看似来势凶猛,实则是资金错配钱放错了地方。

“对于小微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属金融领域改革,打造政策性的融资机制,给小微企业‘输血’,应该发挥小额贷款公司这类民间金融机构的积极作用。政府也应当对其注册资本金、监管手段、风险防范等给予必要指导。”全国政协委员贾康说。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互联网金融首次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参加全国两会的业界代表委员解读认为,这标志着互联网金融进入决策层视野,体现政府开放心态、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执政理念和坚定推进金融改革的决心以及鼓励创新发展的总原则,也标志着互联网金融将正式进入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序列,并有望得到名正言顺的市场定位和决策层重视。

“我们看到,监管部门实际上有越来越明确的态度:不取缔,但要找到一个最好的平衡点。”全国人大代表、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陈雨露5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正确引导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一定要把握好创新和规范之间的关系。(记者 刘敏 于文静 何欣荣 华晔迪 王宇)

民生:“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们追求的发展,是提高质量效益、推进转型升级、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

“提质增效和改善民生,这分别指明了经济发展中两个不同层面的努力方向,这将使经济社会发展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济宁市市长梅永红说,“经济社会发展是漫无止境的长跑,比的不是短期速度,而是耐力,是可持续发展,真正惠及民生。”

加快解决民生难题、早日补齐民生短板,既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政府工作报告安排的重点。全国人大代表、聊城市委书记林峰海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改善民生,这是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的迫切要求。

“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坚持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保障群众基本生活”“让全社会创造潜力充分释放,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就业是民生之本。全国人大代表杨淑娣说,“报告中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要比上年‘加码’100万人,这让我们感受到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之大。”(记者 史卫燕 周畅 王建 曹国厂 张旭东 刘铮 罗博)

作者: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