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14年两会专题  >  聚焦代表和委员

文化自信该如何提升?索契冬奥会开闭幕式引发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4-03-08  来源:新文化报

放大

缩小

索契冬奥会开闭幕式

“不像我们人海战术,土豪做法”

新文化:

冬奥会开幕式上的小失误让全世界认识了索契,因为他们敢于面对失误,对此您怎么看?

郁钧剑:

虽然开幕式有点儿瑕疵,五环变四环了,但闭幕式上的完美逆转非常好,可以看出俄罗斯民族是个敢于反省和自嘲的民族。可现在我们舞台上表演的东西还略显浮躁。我们从索契冬奥会闭幕式上的确能学到很多东西,也是值得我们文化人去思考的。我们国家在举办类似冬奥会的开闭幕式时,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民族文化同样需要有自嘲的勇气和不断学习的信心。

索契开幕式乍一看,貌似跟冬奥会跟体育不相干,几十位文豪书堆成山,人家最后想表达是什么?是俄罗斯文学对世界的影响,尤其是我这个年纪是有很深的影响力的,托尔斯泰啊,普希金啊,一说出来肃然起敬。张扬的不仅仅是体育精神的问题了,这上升到民族文化方面了,形式上特别优雅、优美,不像我们有些开幕式,人海战术,人家就几个人一堆山,纸片漫天飞舞像雪花一样。

索契就没想做成文艺晚会,它就想说“我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有一个伟大的文化”,而不是把它做成一个晚会来弄。思路就不一样。我们的春晚跟人家思路就不一样,所以我们就小家子气在这个地方。当然这不是说春晚的问题,是所有的。就像有人说是人海战术,土豪做法,出发点上不一样。

何香久:

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张扬了俄罗斯的民族文化元素,很质朴、到位。从索契冬奥会我们能看出几个问题,首先是敢于面对,从“彼得大帝西征”到亚历山大一世击败拿破仑,再到“红色苏维埃”时代,最后到“新俄国时代”,敢于面对历史说明,俄罗斯的内心是足够强大的。

这就像一个孩子成人了,家长在一起谈起小时候的事儿,无论是优秀的事还是出糗的事都会拿出来说,如果这个孩子听到优秀的事感到愉悦,而面对错事或是糗事还很愤怒,不想让别人谈论,说明不成熟,因为他不够自信,很多人现在遇事时都自我嘲讽,大家反而不会嘲笑他,为什么?因为说明他成熟了,而且内心足够强大到任何事情都打击不了我,因为自信才敢拿自己开玩笑,这样大家反而更愿意接近他。

冯骥才:

个人要是没有自信都不行,你说对于本国文化要是没有自信行吗?索契的开幕式上,谁会想到最简单的技术偏偏出了问题,但俄罗斯雪耻的精神确实让人佩服,闭幕式上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改正。这个肯定是临时调整的啊,开幕式之前肯定没想到,但是过后调整就是为了正视自己的错误,这个效果要更好。

这个就充分体现了大国的文化自信,但中国要做到俄罗斯这样很难,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犯开幕式上的错误,就不太容易。犯错误是要被严厉问责的,我们要考虑,这么大个国家,这么多人,怎么能在大场合上失误,而且即使犯了错误,我们第一时间可能不会想到,在闭幕上改变一下形式,来向世界展示我们承认错误并改正了,而会纠结于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谁负责的,谁该为这件事负主要责任。

一个孩子考试因为错了一道题打了90分,你与其纠结于为什么会错,还不如把主要精力放在让他重新学会。错了,那改正过来,这两种的目的可能都是下次不想再犯同样的错误,但效果会不一样,改正能够增强自信,但追责只会让人们下次做事时小心翼翼放不开手脚。

作者:邢程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