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1亿人落户城镇 不能把好村庄遗弃了
发布时间:2014-03-08 来源:华西都市报
建言
保护传统村落四川应先行
“我去过四川很多地方,四川的村落形态具有多样性,既有川西民居,也有藏羌等民族特色鲜明的村落。”已评出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里,1561个村落中有62个来自四川。
冯骥才建议,在国家的保护标准和法规出台前,四川可以先行一步。“先把这些村落的村长、县长召集起来,同时征求专家意见,研究保护措施。”同时,还要进一步梳理哪些好的村落没有申报,万一遗漏就是历史性的损失,“现在我们正在和相关部门商量这件事,四川可以先研究措施,向相关部门汇报。”冯骥才为本报手书寄语年轻人关注故乡文化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段诗意的话出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曾引起许多人的共鸣。然而现实是,自2000年至2010年,我国自然村由363万个锐减至271万个,平均每天消失80至100个。“其中包含大量传统村落,消失前我们甚至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村落。”
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乡愁只是春运时抢到的一张火车票。“要留下美丽乡愁,人们不仅要有乡愁的情怀,还应有文化情怀和实际行动。”冯骥才分析,传统村落的保护,不仅面临着地方追求政绩、开发商等着要地等阻力,还有一个阻力是老百姓不知道自己村子的价值,文化拥有者认识不到文化的价值。这就尤其需要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关注家乡,关注村落价值。
加上第三批评选的传统村落,冯骥才估计总共能评出4000个传统村落,目前他计划帮这4000个村落做图文村落史,“希望年轻人也能够帮家乡去做这样的事。”
采访最后,冯骥才为本报手书:“希望更多年轻人帮助自己的故乡,建设家乡的文化”。
作者:刘春梅 席秦岭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