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14年两会专题  >  今日看点

“4%GDP”教育预算怎么花?

发布时间:2014-03-08  来源:中国青年报

放大

缩小

花到哪?83.8%的人认为是义务教育领域

调查中,70.6%的受访者直言,目前自己家庭的教育负担重。23.5%感觉“一般”。感觉负担轻的仅为5.9%。

值得注意的是,48.1%的人感到,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负担最重,仅次于学前教育(59.2%)和高等教育(52.6%),高于高中教育47.6%的选择率。

北京市民张先生的孩子今年五年级。为了孩子的小升初,他们全家几乎取消了一切娱乐活动,整天督促孩子做作业、上培训班。两年下来,他感到身心俱疲。“我不知道,这种生活还能称之为生活吗?这种环境下教育出来的孩子又会是什么样?”

肖嵩也感觉,九年义务制教育下,家长的负担反而加重了。由于“减负令”的规定,学校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可家长还得上班,孩子去哪儿都不放心,只能交钱让孩子上培优班。他算了一笔账:小学6年,择校费2.4万元,外部培优费3万多元,学校每个月额外收取350元,作为延长在校管理时间和午餐的费用,算下来至少花了大约8万元,比之前收学费时贵多了。

近日,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北京、上海等19个重点大城市做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并列出小学和初中划片就近入学的时间表和具体指标。

免试就近入学政策能否减轻家长的教育负担?张先生并不乐观。他觉得,划片就近入学只会强化学区房的概念。不过是让家长们从“花钱择校”改为“花钱买房”,本质还是用家长的钱来调节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北京丰台区一名小学教师告诉记者,丰台区好的中学很少,仅有的十二中也是面向全市招生,你就是住在离学校一墙之隔的小区,也不一定上得了。他发现,现在各地优质学校和普通学校差距越来越大。一些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政绩”和某些人的既得利益,不断对优质学校进行扶持,搞的是锦上添花。而弱、小、差的中小学校的发展,却得不到重视。尤其是师资待遇极不平衡,好学校的教师待遇好、工作轻松,因为知识全被补习的教师讲了。而差些的学校,教师累、工资低,最后陷入恶性循环。

调查中,受访者提出,教育经费最应该花到的三大领域是:义务教育(83.8%),学前教育(59.5%),高中教育(55.9%)。接下来还有:社会实践教育(45.4%)、职业教育(43.8%)、高等教育(35.7%)、研究生教育(13.5%)等。

作者:黄冲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