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14年两会专题  >  聚焦代表和委员

2014年两会“教育好声音”:教育公平

发布时间:2014-03-08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放大

缩小

  檀润华:关注地方高校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檀润华呼吁,从中央到地方都要关心地方高等院校建设。

  “由于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财力水平的影响,地方高校还不完全具备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条件。”檀润华表示,“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地方高校教育改革、偏远地区教学质量改善等问题也越来越突显,亟待解决。”

  他认为,应该完善中央财政对地方高校发展的支持政策,规范中央专项资金的管理,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效提高地方高等教育质量,让地方高等院校拥有较好软硬件环境,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条件。

  朱永新:用待遇留住农村好老师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认为,必须保证农村教师的基本待遇,还要有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津贴,鼓励他们去。

  谈到教育公平和农村教育空洞化,朱永新认为主要问题是农村教师流失严重,建议国家制定政策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留住好老师,“现在,好教师都往城里走,村里的好教师往镇里走,镇里的好教师往县城走,县城的好教师往市里走,层层‘割韭菜’,导致很多农村孩子得不到好的教育,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农村教育的空洞化。”

  俞敏洪:应将城市教师引至农村任教

  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更多的是农村教师在负责,而农村教师很多本身是留守老人或受教育程度不高人员,教育水平也会有一定限制。

  他认为,国家应当出台相应办法将城市教师引至农村任教,通过提高教师教育水平提高留守儿童教育质量。同时,中国应通过产业布局调整,在留守儿童较多地区尽可能引入生产型企业,在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留守儿童父母不必被迫背井离乡,在留守儿童教育和心理上都会有一定的帮助。

  赵光育:完善教师交流轮岗政策

  这次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杭州市政协副主席赵光育带来了完善教师交流轮岗政策、均衡配置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提案。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教师交流轮岗应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调动优质师资去薄弱学校任教的积极性。教师流动期间可按照任教质量与工作环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评,即把工作环境的差异也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进行考评。”此外,赵光育委员还建议,“应该大力培养或培训农村义务教育段的全科教师。”

  周洪宇:建议实施农村教学点网络联盟工程

  “推动农村教学点网络联校是解决农村教育均衡化发展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此行带来北京的建言是:利用信息技术实施“农村教学点网络联盟”工程,尽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他认为,伴随信息技术与应用的快速发展,实施“农村教学点网络联校”工程已经具备了条件。

  周洪宇建议应加强政府对相关投入资金的统筹分配,分步逐校实施工程。他认为,这笔资金可以实行分类承担,东部发达地区自己承担,中部一般发达地区由中央和地区各承担一半,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中央解决大头,地方分担小头。

作者:金寒草     责任编辑:施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