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然发车补会变另一种腐败”
全国“两会”释放出众多改革信息,其中公务用车改革备受市民关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国统一的公车改革即将启动,今后一般公务用车将取消。事实上,作为改革前沿的珠三角,10多年前就陆续有城市开展公务车改革试点。如东莞在“车轮改革”上,每年可省下公务交通费用约3000万元。另值得关注的是,深圳公车改革方案目前也已经在制定当中。对于公车改革,有代表认,公车补贴不应按级别发放,而应当根据工作需求。也有代表认为,贸然补贴金钱会变成另一种腐败。
东莞样本:每年节省公务交通费约3000万
在省内公务用车的改革进程中,第一个“吃螃蟹”的是东莞市沙田镇。该镇从1993年起取消领导干部的公务用车,改为发放交通补贴。在2003年开始的大规模车改中,东莞仍领跑在前。2004年年底,东莞完成了市直党政机关车改;2005年10月前,镇街车改完成。
昨日在会议间歇接受记者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东莞市市长袁宝成谈到了东莞的公车改革。他评价东莞的工作“是成功的”。
根据媒体报道,公车改革后,东莞市各个镇区车改前3年平均每年公务交通费为11759.64万元,车改后每年公务交通费用测算为8875.97万元,节省了将近3000万元。
袁宝成介绍,东莞就是给公车补贴,发到个人工资上去了,“但市级领导没有享受,市级领导班子还没有改到,市级班子要不要改,怎么改,是一个整个制度设计的问题,得有一个大局考虑。”他表示,公车应该怎么改是很敏感的话题,东莞在走东莞的路子,如果国家统一部署就按照国家的来走,如果国家没有统一就巩固成果不断完善。
“我们车管中心是留了一些车,因为公车改革之后,公务还是需要用车的。那就可以通过租赁来解决。”说到这里他还特别举例,“去年有媒体审查我们的预算,说不可能公车费为零,他们审查的是旅游局。我们公车改革后不给部门配车了,公务用车要到车管中心去租赁,租赁是另外一个渠道去走了,财政都不给部门钱,部门预算肯定就是为零了。”
深圳人大常委会主任白天:公车改革不是一刀切不要公车
深圳公车改革一直走在探索道路,早在2011年,深圳改革办复出,当年8月份改革办举行的改革专家座谈会上,时任市委常委张思平就透露,深圳公务车改革方案已经启动摸底制定。但几年过去了,改革方案一直未能出台。而今年初,深圳有处级干部使用公车打高尔夫球的新闻,也引起极大关注。
昨日,全国人大代表、深圳人大常委会主任白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深圳公车改革方案已在制定当中,不日即可出台。对于改革过程,白天认为要明确三点,第一是非改不可,第二是改了有好处,第三是改革过程要计划好。他认为,公车改革很难马上就有具体措施,先要把账算清楚,各地公车都不一样,先要界定何为公车,公车改了后既要在作风建设上有所改进,但也要保证政府的高效运行,不影响工作。
“政府机构还在运转,工作人员还在工作,你不能一点公车都不让。上班了,突然说送个文件,或者开个会,或者下去调研,都要有公车保障,”白天表示,公车改革不是一刀切不要公车,关键是要管理好公车私用,给公车标出明确的标识,真正的管起来,“等到这笔账算清楚,我们会把方案公布出来,接受大家监督。”
清远市市长江凌:很难用一个标准来推行公车改革
“每个地方对公车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包括每个地方的条件都不一样,你看珠三角的城市很小啊,自己开车不需要司机都可以,并且珠三角城市的公共设施也都比较好。但你像清远这些山区市的地方,地方那么大,下一趟乡到县里面有几百公里,路况又很复杂,怎么能够不要司机呢?”全国人大代表、清远市长江凌表示,很难用一个标准来推行公车改革。
江凌表示,租赁肯定是公车改革的一个出路,现在也正是往租的这个方向,“但是你这个不可能天天都是租,有的一个县那么大,几千平方公里,要下到乡里怎么办呢?”
江凌还介绍,清远对于公车改革暂时还没有什么打算,在等待中央和省里面的统一部署。肯定是要推行的,省里面正在研究方案吧。但是各地的情况也差别很大,还要认真做研究。
汕尾市政协副主席李秉记:过渡期后就要全部取消公务车
在谈到公车改革时,李秉记一度情绪激动,他说,“你去哪里,车就送哪里,你到哪里,车就送你到哪里,8个小时以后你就不能用了,绝对不能公车私用,这是最关键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汕尾市政协副主席李秉记认为,公车改革应该设立过渡期,过渡期之后就全部取消公务车,“那个时候用车,符合条件的,你该配车就配车,不符合条件的就租车。”
“为什么当初有公车,就是因为我们工资太低了,不够用,才由政府来承担,改革肯定要涉及到很多人利益,要在制度设计上考虑进去,然后慢慢规范形成体制机制。”
省发改委副主任鲁修禄:公车改革要配套公共交通服务
“公车改革是一个大势所趋,但是公车改革和我们的公共体系的建立,以及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的系统保障能力的改革应该是相配套。不配套的话,在一定时间内会对工作有很大的影响。比方说是你下班的时候打车打不到,你坐车坐不了啊,还有一个你去开会时间是要把握的,为什么要有专车呢,就是这个需求。” 鲁修禄说。
鲁修禄是全国人大代表、省发改委副主任,他表示,对于公车改革,具体什么方式都可以考虑,但问题是你改了之后不能影响到工作。如果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跟不上,这个改革就会有些矛盾的地方。
东莞2004年就取消个人公务用车
2004年取消了个人公务用车,正局级干部按照每月3000元、科员1000元、办事员600元的标准进行个人交通费补贴。只有承办全市性的重要活动或者业务活动等7种情况,可以向单位公务交通包干经费报销,并保留执法执行的公务用车。
思考:贸然补贴会变成另一种腐败
对于一些地方公车改革后,采用补贴钱的方式,清远市市长江凌认为,不应该按照级别来给予,“这个东西就是各个思路都有他的道理,很难说怎么样是对的,照道理说不存在级别的问题,反正你有需求了你就去租车嘛,”江凌说,考虑到每个地方的情况都不一样,设计思路也都不一样,很难一刀切,还是要做一些深入的调研才能确定方案比较好。
汕尾市政协副主席李秉记也建议,不能说按照级别的,必须根据工作量来。但白天给出了不同的思考。他认为,此举并不妥当,“补贴多少很难说清楚,而且各个职位或者同个职位出行的情况千差万别,贸然补贴到工资里会变相成另外形式的腐败。”
公车改革不是一刀切不要公车,关键是要管理好公车私用,给公车标出明确的标识,真正的管起来。——全国人大代表、深圳人大常委会主任白天
很难用一个标准来推行公车改革,像清远这些山区市的地方,地方那么大,下一趟乡到县里面有几百公里,路况又很复杂,怎么能够不要司机呢?——全国人大代表、清远市市长江凌
东莞的公车改革走在了前列,应该说改革得比较成功,但还不彻底,我们基本上处级以下干部都不配车了,只有市委市政府的几套班子有车,但是没有享受公车补贴,我们现在的公车特别少。——全国人大代表、东莞市市长袁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