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14年两会专题  >  聚焦代表和委员

全国高中负债1600亿元!

发布时间:2014-03-09  来源:新华社

放大

缩小

    “全国中学负债1600亿元?!我曾是一名中学教师,却不曾想到债务会如此巨大!”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孙惠玲难掩惊讶。

    两会上,民进中央《关于尽快化解普通高中债务的提案》一出,“数”惊四座。

    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增加中央财政教育投入,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一些代表委员和教育工作者表示,当前中学债务缠身的背后,更应反思追求量的扩张、粗放式发展的“教育GDP”。

    提案指出,近年来,各地普遍对高中学校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扩建或迁建,大多通过举债方式进行。截至2010年底,普通高中债务总额达到1600亿元。

    “据我所知,这笔债务近几年并未减少多少,并且学校债务规模已远超过学校偿债能力。”这份提案的牵头人,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姚爱兴不无忧虑地说。

    中学负债“雪球”究竟有多大?姚爱兴调研发现,西部某欠发达省区共有公办高中64所,审计发现21亿元债务,摊下来每个学校竟达3000多万元。一位身为人大代表的中学校长说:“负债最高时有1.8亿元,有时晚上做梦都想着还债。”

    是什么导致中学背上如此沉重的负担?采访发现:一是各地财政资金投入不足,许多学校走上借债扩大规模的道路。二是中学教育盲目“跃进”。

    姚爱兴说,各地盲目追求、大规模持续性建议示范性高中,是高中负债高企的主要原因。代表委员指出,现在许多学校进入了扩招-借钱-跑马圈地搞扩建-还债的“死循环”,一些“超级中学”人数过万,堪比大学。实则到头来吃亏的还是学生。

    代表和委员建议,一方面要尽快建立普通高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但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和学校应摒弃“教育GDP”政绩观。“与其竞相盖楼招人,不如在多样化办学和特色化发展上下功夫,真正提升高中教育水准”。

作者:     责任编辑: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