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14年两会专题  >  今日看点

邓辉:设专职队伍专项资金处理农村垃圾

发布时间:2014-03-10  来源:新法制报

放大

缩小

建言

设立专项资金处理农村垃圾

带着对垃圾围村的忧虑,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邓辉提交了《关于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的建议》。

邓辉认为,政府首先应列出专项资金用于购买垃圾桶、垃圾车、建设垃圾池、垃圾填埋场、垃圾处理设备等,统筹建设收集、储运、运输、处置设施。

记者在水头村采访时,一曾姓村民告诉记者,村里没有设置统一的垃圾池与垃圾桶,也没有专门的保洁员来清运垃圾。而且不少农村居民缺乏环境保护概念,自家产生的垃圾大多随手丢弃在房前屋后或者路边河里。

据了解,目前农村基层的保洁和垃圾清理工作尚无专项资金保障。

为此,邓辉在建议中称,国家层面应加大对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资金投放力度,设立专项资金,重点照顾偏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革命老区,确保这些财政实力不够雄厚的地区“有钱办事”。专项资金需要专人管理,严禁村委会将环卫专项资金挪为他用。

建专职保洁队伍解决“无人办事”问题

全国人大大表、吉安市青原区新圩镇居委会主任杨慧芝此前在接受新法制报记者采访时,也对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多有提及。

杨慧芝称,目前很大一部分行政村的村干部,都采取用义务劳动的方式去完成村容环境整治和保洁工作,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一方面大大增加了村干部的工作负担,分散了工作精力;另一方面保洁和垃圾处理工作的质量也不是特别理想。

为此,邓辉建议:由政府出面聘请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等人员,建立专门的保洁工作队伍,解决“无人办事”的问题。这样一来,既能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也能提高农村垃圾处理的专业水平。按照每30至50户农户配备一名环境保洁员的标准,可回收的废品垃圾,如金属、塑料等垃圾,由保洁员收集变卖,出售所得归保洁员所有。

完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网络

家住上犹县寺下乡杨梅村的王阿姨称,尽管一些集镇配有专门的环卫人员,但每天清扫的一车车生活垃圾,大都没有一个稳固的堆放、处理场所,也没有统一运出去集中处理。尽管设立了垃圾池,但并没有垃圾中转站,一般垃圾池里的垃圾都就地焚烧。

针对此,邓辉建议:当下应尽快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垃圾处理网络,形成“农户分类、村里收集、乡镇清运、县市处置”的工作格局,提高农村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处理率。

“在每个村庄设立固定的垃圾收集场所,建立村级垃圾处理站或转运站,形成‘村收集、镇中转、县市处理’的垃圾处置模式。如确实是离县垃圾处置地远的乡镇,应在合理区域内设县农村垃圾处置分系统,或用其他方法对垃圾进行科学处理,防止垃圾污染源范围扩大。坚决杜绝将农村生活垃圾向沿河倾倒的现象发生。偏远和不能将垃圾集中运到乡镇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的村庄,应就近建设简易填埋场或简易焚烧炉。”邓辉表示。

加大宣传提倡垃圾分类

“村里虽然设立了专门丢垃圾的水泥池和垃圾桶,但一些村民仍随意乱丢”,王阿姨称,她是农村客运班线的售票员,车上每个座椅后面都放了垃圾袋,还是有人不往袋子里丢垃圾,而是随意丢在车厢里,她每跑完一班车,都要打扫很久。在王阿姨看来,很多村民缺乏环保的概念与意识。

在记者采访期间,很多村民表示,相对于农村垃圾污染,他们更关心的是农村建房、小孩读书等问题。

为此,邓辉建议,要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宣传教育力度,利用横幅标语、电视广播、宣传栏等媒体,着力提升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农民改变生活陋习,避免随意丢弃垃圾,共同保护环境。对农村垃圾进行分拣分类无害化处理,将厨余垃圾和秸秆用作沼气投料或沤肥处理;对金属、塑料、玻璃、电器、废纸等可利用垃圾进行回收利用;建筑垃圾用作铺路或在低洼地堆填;废旧电池等有害垃圾由供销等部门统一收集封存;对枯枝落叶、小纸屑等其他垃圾进行无害化焚烧处理;对农药化肥农业生产等有毒有害垃圾可以集中处理。

作者:昌岳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