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14年两会专题  >  聚焦代表和委员

保障改善民生 播撒幸福阳光

发布时间:2014-03-10  来源:安徽日报

放大

缩小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要坚持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在皖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认为,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要求,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扎扎实实做好各项民生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统一整合民生资源

  全国人大代表罗建国:现在各个部门都有民生资源,都在做民生的事,但是上面顶层设计与下面分级对接要进一步对接好。从中央到地方涉及民生领域的,要进行资源整合,形成综合效益。比如大气污染治理,现在可以说是最大的一个民生工程,希望中央层面进一步聚焦、统一整合资源,形成更大更集中的力量。同时,民生工程的建设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也要进行改革,比如要采取上下结合、点上突破、全面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来支持改善公共民生。

  编织留守儿童关爱网

  全国人大代表高莉:当前,各地各有关部门采取许多措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由于缺乏刚性制约、保障机制、有效手段和工作载体,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依然任重道远。要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将这项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政府主导、有关部门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网络,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医保呼唤“三保合一”

  全国政协委员刘荣玉:目前,我国基本医保制度已经实现全覆盖,但仍然分为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分块运行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模式造成保障基金运行稳定性不够高,使医疗保险优越性大打折扣,难以体现社会公平和资源共享。建议尽快实现“三保合一”,加快整合城乡基本医保制度,交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建立起三保合一的一体化服务,实现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村合作医疗“一个窗口办事、一站式服务”。

  完善就业准入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李和平: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于规范劳动就业市场,保证从业人员质量,促进职业教育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当前制度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不少行业存在就业准入制度执行不严、无证上岗现象。建议加快完善并严格执行相关制度,严格落实“先培训、后就业”和“先培训、后上岗”规定,进一步规范劳动力市场,使企业用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改变企业用人无序状态,带动职业教育培训改革,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吴林红、黄永礼、聂扬飞整理)

作者:     责任编辑:施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