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14年两会专题  >  聚焦代表和委员

内外兼修厘清职责锻造铁血尖兵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支招公安队伍作风建设

发布时间:2014-03-10  来源:中国警察网

放大

缩小

借“外力”:铁规发力、禁令生威,刮骨疗毒动真格

“决不允许面对群众危难不勇为;决不允许酗酒滋事;决不允许进夜总会娱乐”。2013年9月,公安部“三项纪律”一公布就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这是新时期加强公安队伍作风建设、树立人民公安良好形象的重大举措,首先它指向明确,所针对的问题是目前群众对公安民警意见最集中、最突出的地方,公安部也正是通过具体的、可执行、可验正的措施,回应人民关切,践行群众路线。其次,它的执行性强,公安部先后两次就其适用情形、执纪要求等作出补充解释,进一步加强了纪律条规的执行性。最后,它还具有执纪刚性,‘三项纪律’出台后,各级公安机关先后严肃查处了多起民警顶风违纪的典型案件,并及时予以通报,起到强烈的震慑作用,使广大民警进一步了解“三项纪律”的深刻意义,深刻体会到纪律的刚性,时刻警醒自己严格守纪,决不触碰‘高压线’。”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胡旭曦告诉记者。

“我不仅了解公安部出台的‘三项纪律’,我还认为法院系统应该好好向公安机关学习借鉴整风肃纪的经验,公安队伍的整风肃纪工作做得更实、更具体、更有力度。在河南,省公安厅新领导班子成立后,针对前段时间的突出问题严厉整顿,从队伍里清出了相当一批不适合做公安工作的人,力度极大。法院系统与公安机关都是同老百姓直接接触的部门,又都是国家的权力部门,我们面临着相同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上。在接下来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执法为民’应该是贯穿始终的主题。”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说。

“要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依法行政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严格对执法人员、公职人员的监督管理。”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邯郸市副市长侯华梅说。

“公安民警素质高低、工作成绩好坏直接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与治安整体水平。如果对自身要求不严,素质无法与时代相适应,势必对公安机关呼应民声、保障人民权益造成影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俞金尧说,“三项纪律”的出台既表明了公安部坚决肃整公安队伍的决心,也发挥了极强的“威力”。

深思索:“不归公安管的事情别硬塞”,应厘清公安机关职责范围

事实上,公安民警的苦与累,也成为代表、委员们高度关注的议题。

“近年来公安民警英年早逝的现象突出,因公牺牲的民警平均寿命约为43岁。由于警力少、任务重、压力大,基层民警尤其是派出所、刑警、治安警、交警等警种的民警长年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调查显示,周末、法定节假日不能休息或偶尔休息的民警的比重高达85%。长年忙碌劳累,加之‘高强度、高节奏、高对抗、高风险’的职业压力,极大的影响了民警的身心健康,基层一线民警积劳成疾的现象非常普遍。”胡旭曦说,他手中的一份县级公安机关体检结果显示,体检指标异常人数占参检人员的60%,有的警种甚至高达90%。

胡旭曦坦言,基层公安承担的非警务活动过多。“地方政府安排的计划生育、拦访劝访、市容管理等工作,消耗了基层大量的警力。‘有困难找警察’的承诺和现行的110接处警机制,无限增加了基层民警的工作负荷。”

“‘既要马儿跑,也得让马儿吃草’。我经过多年调研,十分了解公安民警的生存状态。公安机关不是万能的,公安民警也是有血有肉的个体。有的人认为公安就应该是个筐,什么事都要接着。其实,不归公安机关管的事情就不应该硬塞,到头来搞得民警疲于奔命,反而影响了最该做好的事情,也影响了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我建议应尽快厘清公安机关的职责范围,把基层警力用在刀刃上。”以“敢言”著称的陈舒告诉记者,她这次上会特地带来了有关基层警力配置和从优待警的建议。

“公安队伍是和平时期流血牺牲最多的一支队伍。民警也是人,他们也上有老下有小,也需要关爱。在工资待遇、职级编制方面,应该多给公安队伍特别是基层单位一些倾斜。‘从优待警’是公安队伍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作为河南省高级法院特邀监督员的王鹏杰说。

作者:王文硕 陈文峰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