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14年两会专题  >  今日看点

字说两会

发布时间:2014-03-11  来源:南方都市报

放大

缩小

过去一周,围绕着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算报告等重要文件,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们展开充分讨论,涉及行政改革、楼市调控、城镇化等重大议题。两会议程过半,周鉴版推出会中盘点,一字一热点,与君共斟酌。

稳增长不着急

7 .5%左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G D P增速目标与去年持平。报告解释:“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经过认真比较、反复权衡,把增长预期目标定在7.5%左右,兼顾了需要和可能。”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当天的记者会上作出说明:“稳增长的时候,多一点调结构、促改革的政策;经济发生波动的时候,要想办法使经济保持稳定;经济出现下行趋势的时候,就应该果断地予以调控。”

抑通胀不放松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 PI)涨幅是除G D P外的另一项重要指标。政府工作报告对C PI设定的目标是“控制在3 .5%左右”,也跟去年目标相同。报告称,这一目标考虑到去年翘尾影响和今年新的涨价因素,也表明我们抑制通胀、保障民生的决心和信心。报告指出,今年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不少,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做好物价调控。此外,水电气热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也备受委员代表关注,“价改是否等于涨价”的问题有待解答。

欲简证先放权

今年广东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曹志伟的一张“人在证图”掀起各方对“办证多办证难”的热议。本周在全国两会上,围绕“简证放权”的讨论依然热度不减。代表委员普遍认同,“办证难”的根源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形成的“审批思维”。改革行政审批体制也是本届政府上任伊始的“重头戏”。政府工作报告将“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列在重点工作的首位,并承诺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

紧箍咒继续念

“公”字打头的话题总能引起热议。经过一个“禁令年”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提出坚持过紧日子的要求,并明确提出“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等要求。另一方面,随着福利缩水,一些公务员开始“哭穷”。有代表委员指出,“哭穷”现象恰好反映出了“津补贴占公务员合法收入大头”的不正常现象。委员吴江更在全国政协大会上呼吁推进公职人员财产公开,称“阳光才是最好的防腐剂”。

治污染战灰霾

虽然两会期间北京天气不错,但灰霾问题依然是无法回避的焦点。5日,人大会议开幕前,环保部部长周生贤的一句“京津冀雾霾好转,你我感觉不到”,引来公众吐槽。空气质量好不好,感觉到很重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使用“坚决向污染宣战”这种强硬措辞,说明空气污染治理绝非一日之寒。正如周生贤透露,环保部最近排查发现,相当一部分企业偷排,有的地方存在政府保护现象,一些地方环保部门还存在不作为的情况。

楼市乱双向调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各种楼市“传闻”甚嚣尘上。统计数据则显示分化景象:一边是一二线城市地价房价高烧不退,一边是三四线城市“鬼城”频出。楼盘降价、银行惜贷等新闻更添市场焦虑。人们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针对不同城市情况分类调控”,而“房价”二字不再出现。住建部部长姜伟新也在此间透露,今年房地产将实行“双向调控”。房价未来如何?“分水岭”是否形成?楼市走向依旧牵动人心。

保饭碗护良田

粮食产量“十连增”的成绩,亦无法冲淡全球饥饿危机的阴影。近年来,快速城镇化、土地流转“非粮化”趋势和日益严重的水土污染,加上不时爆出的诸如“别墅区侵占良田”的土地违法事件,令耕地保护压力重重。今年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也对此忧心忡忡。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坚守耕地红线,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孕二孩先留着?

广东何时落实“单独二孩”政策?一个简单的问题从省两会追问到全国两会。先是在众多准妈妈和媒体的追问下,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于本月4日模糊回应道:现在怀上的先不要引产,可以先留着。三天后,省卫计委主任陈元胜最终给了个“痛快话”称,广东争取今年上半年实施“单独二孩”政策。据专业人士测算,若“十二五”期间放开“单独二孩”,广东每年将新增户籍人口10万-13万人,人口可控,资源可以满足。

村心空谁来暖?

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农村在迅猛而粗糙的城镇化进程中不断萎缩: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乡情民俗日益淡薄,对古村落和乡土文化传统的保护则被迫与推土机“赛跑”。新一轮城镇化开始将重点转向“人”,而“记得住乡愁”等提法表明决策者正试图重拾理智和温情。高度重视农村留守、“空心村”问题也不出意外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被称为“乡村守望者”的冯骥才在全国两会期间感叹:“感觉时间来不及了。”但愿他的感觉出了错。

“税口”开立法先

18个税种里只有3个是经全国人大审议立法,其他15个仅停留在国务院法规和规章上。去年全国两会,著名编剧赵东苓等32名代表联名提出“回收税收立法权”的议案,一石激起千层浪。三个月前,“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被写进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到了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郝如玉接受新华社采访说,目前各国税收立法都采用“完全不授权”模式,即议会不立法、政府不得征税。而我国则是“全部授权”,极为罕见。

作者:策划:邓江波 制图:张许君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