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热议预算报告
今年两会上,对预算报告的评议、分析,不再只是专业人士关注的事了——从企业家到作家,从各省市的“一把手”到偏远山区的村支书,大家对国家“大账本”审查、讨论的热情和能力都明显提高。
“今年的预算报告很‘好看’,有两方面意思。一是内容丰富,改革力度大。二是可读性强,不再只是收支报账,而是有了比较多的政策解释,还配发有彩图版本答疑解惑。”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九龙县烟袋乡毛菇厂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富说。
财税改革奏响最强音
记者采访发现,财税体制改革成为人大代表们热议的焦点。
王一宏代表建议,深入谋划财税体制改革,着力解决钱谁来出、怎么花、怎么协调的问题。加快推进事权统一,加快预算法修订进程,将转移支付立法提上议程,规范转移支付。
杨晓超代表建议,提高财税立法的法阶。进一步凝聚共识,增强严肃性,加大对地方随意减免税、破坏财税法律法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王文童代表说,要加大力度、加快步伐,清理归并专项资金。今年转移支付项目比去年减少近三分之一,主要是合并了“同类项”,下一步要提取“公因式”,把三中全会的改革政策落到实处。要全面清理、规范财税政策,促进全国统一市场形成。要尽快启动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者生产总值挂钩事项,出台具体办法。
袁江华代表建议,尽早修订预算法,探索建立并完善地方独立的税收体系。要明确清理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的具体事项。进一步压缩并公开“三公”经费,统一统计口径、内容和格式,明确由谁来监督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赵正永代表说,今年的预算报告突出了改革、围绕了民生、坚持了发展,代表看得明白、看得进去,完全赞同。他建议,要给予基层政府在统筹使用资金上的权力,把各类资金用好用活;对群众期盼解决的节能环保、治污降霾等问题,应在财政专项转移支付上予以倾斜并大力执行。
宗庆后代表说,要积极推进财税制度改革。要解决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分配问题及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问题,给地方留足该用的钱,改变以往把钱全部收上去再转移支付的办法。要降低企业与老百姓的税负,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的税负,增加老百姓收入。政府要把钱用在民生领域,并将财政收支平衡作为官员考核内容。
贺一诚代表说,目前政府及地方债务余额高达29万亿,今年预计财政收入约14万亿,如何解决地方债务是大问题。如地方政府用非盈利的公用事业(1471.891, -2.56, -0.17%)发债,盘活存在困难,建议改用优质资产发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