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中国传统文化要“走出去”还要“走进去”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周围围)3月11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知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高云做客中国青年网,与青年面对面畅谈传统文化如何继承,又如何走出国门。
全国政协委员高云做客中国青年网,与青年面对面。中国青年网记者陈宇摄
“我画的是中国画,中国画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这次提案中,我特别关注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的‘走出去’和‘走进去’。”高云表示,“‘走出去’是指走出国门,‘走进去’是指走进受众国观众的心里,这是两个不同的层次。”
高云指出,当前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存在着一些不足。“我们在做传统文化时,非常注重物质的和非遗的文化保护,但是对那些活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没有关注到这一点。”
他说,这主要来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认为传统文化妨碍了中国的进步,应该抛弃;另一种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的精神支柱,必须弘扬。现在从大人到孩子,对传统文化好感不够,反而对外来的文化觉得很新奇,觉得接受起来很容易,而且认为是一种时尚。“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弘扬的原因,就是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没有一个接受的环境。”高云分析说。
高云以自己的专长中国画为例,“现在有一批年轻的画家画新工笔,新工笔基本上来自西方的视觉审美和西方的表达形式。”工笔画和写意画是中国画的两个分类,而真正画中国画,讲究笔墨,他们会认为这是保守的。“这就说明,整个社会氛围还没有形成有利于传统文化的良好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
对于传统文化如何走出去,高云认为,要让走出去的传统文化应该承载更多的中国元素,“不仅要把文化走出去,而且要把文化走进受众国观众的心里,不仅要把文化送出去,还要把文化卖出去。”
青少年是中国的未来,是中国的希望,中国青年人的审美倾向代表着中国未来的审美倾向。高云表示,“我们要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就要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感情,政府、文化人和家长都有责任营造一个中国特色的审美追求,一种尊重传统、追求传统、弘扬传统的社会人文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