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14年两会专题  >  聚焦代表和委员

从两会正能量看中国精神动力

发布时间:2014-03-13  来源:新华网

放大

缩小

培育正能量:全面深化改革征途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沛然正气,蓄积无穷精神动能

今年两会上,全面深化改革成为主旋律。全面深化改革要实现的不仅是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发展,也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全国人大代表谢子龙说:“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在国家发展总的目标下与各方面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两会以来的实际情况来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两会深化改革的主旋律相互呼应。”

翻开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以及“两高”报告,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感觉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中,在民主法治建设日渐完善的时代背景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日渐丰厚。

一些代表委员在审议、讨论时指出,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已经和深化改革的各项具体举措融合一起,国家目标、社会取向和个人行为准则高度契合。

“老人摔倒扶不扶?食品安全不安全?别人有难帮不帮?这些看似纯道德的问题,其实涉及社会诚信、友善,背后更触及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主任杨林花认为,“比如社会保障问题、信用体系建设问题,都是需要深化改革解决的。”

在杨林花看来,目前社会关注的紧张医患关系、伤医事件,更是折射出近年来医药体制改革过程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治了以药养医,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层面解决好医务工作者的收入待遇,就有利于在医患关系领域实现和谐、诚信、友善、敬业的良性氛围。”

“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将从根本上破除我们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制度和体制障碍。两会上形成的改革共识,也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全国政协委员何星亮说。

全国政协委员周汉民说,以群众反映较强烈违背核心价值观的“官员失德”问题来说,解决官员道德领域一系列问题需要配套的制度和相关领域的改革辅助,“一方面,‘打虎拍蝇’亟待制度化;另一方面,官员基本道德修养的锤炼,官员选任机制的优化也都时不我待。”

全面深化改革将在破除体制弊端中弘扬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为改革攻坚提供精神动能。两者互动,威力无穷。

作者:邬焕庆 徐硙 刘奕湛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