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14年两会专题  >  聚焦代表和委员

让安全教育作为新生入学第一课

发布时间:2014-03-13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放大

缩小

日前,由“女童保护”公益项目和共青团中央未来网联合主办的“女童保护全国两会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曹义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俞金尧等3位全国政协委员与会,并建议出台权威的防性侵教育教案。另据“女童保护”项目负责人介绍,全国人大代表、著名影视剧作家赵冬苓和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湖南省副主委汤素兰均表示将提交加强儿童安全教育、将防性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的提案和议案。与会专家学者也建议,将儿童安全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让“安全教育第一课”作为小学新生入学第一课。

从2013年以来,性侵儿童恶性案件的连续多发,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焦虑。“女童保护”公益项目《2013年儿童安全教育及相关性侵案件情况报告》发布的数据:2013年全年国内一共有125起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女童案例,平均每2.92天就有一起曝光案例,其中受害者8-14岁居多。“女童保护”项目是由全国各地100多名女记者联合多家媒体单位联合发起的公益项目,设立在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儿童安全基金下。“女童保护”以“普及、提高儿童防范意识”为宗旨,致力于保护儿童,远离性侵害。

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性侵儿童案多发的一大重要原因,是儿童性安全教育的极度缺乏。“在很多孩子眼里,老师、家长的话就是权威。当权威人士来侵犯他的时候,他们可能连喊都不知道。”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说。2013年9月,教育部、公安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通过课堂教学、编发手册等形式开展性知识教育,教育女学生了解预防性侵犯的知识,遭遇性侵犯后懂得如何寻求帮助。”曹义孙建议,应尽快研究出台全国性的权威防性侵课本、教案,填补教案空白。

据孙雪梅介绍,“女童保护”项目在结合国内外儿童防性侵经验、成员多地试讲经验的基础上,起草的教案经过10多名性教育学、社会学、法律专家多轮修订,历经半年时间40多次修改,最终形成独立的《防性侵教育小学课堂45分钟标准教案》。“这份教案可作为一个教案样本,可免费提供给各地授课,同时提供教师培训。”孙雪梅说。

作者: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