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代表多角度建言民生难题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今年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主旋律,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对民生话题的关注度更高了。灾区群众、学生、警察、农民……不同群体,不同诉求,众多山西代表针对民生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建议。
“采煤沉陷区治理是山西的第一大民生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表达了解决该问题的迫切心情。据了解,山西省因采煤造成的5000余平方公里采空区已威胁到230万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
虽然经过多年治理,已取得一定进展,安置受灾居民18万余户,受益人数60余万人,项目总投资达68. 66亿元,但未来压力依然不小,剩余170万未安置群众计划在7年内全部安置。据测算,资金需求约240亿元,缺口较大。为此山西代表团提出了全团建议,建议国家比照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沉陷区治理的支持政策,给予40%的资金补助,以确保受灾居民的及时安置。
安全之外,教育是另一个大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阳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玉珠又一次带来了他的“老建议”,“每次来我都要提普及高中教育这个事,我现在每年花1000万元在中阳县普及高中教育,就是在等国家来接棒。”在他看来,人在素质上的差距才是地区间的根本差距。
全国人大代表、中北大学副校长熊继军就教育问题也感想颇多,他指出,今年财政对于教育的支出总量提高了,但对于基础教育及高中教育的投入下降了。“基础教育的不公平会导致整个社会根本的不公平,建议国家继续加强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或者针对中西部落后地区进行专门的政策调整。”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公安厅厅长刘杰则从自己职业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基层民警的很多难处,“许多基层民警经常一天工作14个小时。”“交警天天风吹日晒的很不容易,夏天酷热、冬天严寒,现在还有雾霾,谁最有体会?希望大家能多理解。”刘杰还以山西的实际情况为例,指出该省由于县多人少、分散严重,导致警力严重不足,呼吁中央可以给予山西更多的编制。
“农民靠天吃饭,面临太多不可控的自然灾害,随时都有破产的可能。”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忻州市市长郑连生则将视角放在了另一个难处很多的群体——农民。他指出,现有的农业保险政策过于简化,许多险种都要求地方财政层层配套,贫困地区实施起来难度很大,“下一步应当逐步细化农业保险政策,针对贫困地区做专门调整,尽快在农村普及农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