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14年两会专题  >  聚焦代表和委员

“混搭”防“交叉感染”

发布时间:2014-03-13  来源:中国证券报

放大

缩小

眼下人们热衷于讨论混合所有制的好处。但事实上,“杂交”不一定就是“优势”。

“有一个美女追求萧伯纳,给他写了一封信,说"如果我们两个人结合,我的美貌加上你的智慧,生下来的小孩是将何等优秀?"萧伯纳给她回信说"如果我的丑貌加上你的愚蠢,那生下来的小孩又会怎样?"”邓辉引用典故指出,无论“谁主沉浮”,都需要避免国资民资一混了之,两者缺点“交叉感染”。

邓辉指出,国企官僚气息重、对市场反应慢、决策效率低。而民营企业也有自身的问题,比如在对一些规则的坚守上有问题,许多民营企业是家族制,在对利益相关者的平衡上做得不行,在社会责任落实上比大型国企差得远。当国资与民资共同作为大股东与二股东,另外还有很多大众股东时,如果国资与民资串通,那么大众股东就可能会受到更严重的损害。

为了避免混合所有制企业出现“杂交劣势”的情况,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工商联主席李卫华表示,可用“民营的机制”解决“国有的问题”。在安徽2600多家公有制企业中,约三分之一有明显利润,三分之一经营困难,剩下三分之一维持平衡。计划用三分之一有明显利润的企业跟有实力的民企合作,使民营资本与优质国企在优势领域强强联合,完善国企的现代企业制度,取得更大效益,同时使用优质国企稀释股份转移出来的资金救活困难企业,这样在这些企业引入民资就有更大吸引力。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在与全国政协委员交流时表示,国企民企都有缺点,搞混合所有制要吸收国企和民企的优点。如果混合后吸收的是缺点,可能这个企业还不如单纯的国企或民企。央企在资金上、规模上、规范管理上、技术创新等方面有实力,民企在市场拼搏、企业家精神等方面有活力,两者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就形成了竞争力。

邓辉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不宜再摸着石头过河,要有清晰的改革规则,尤其是对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价值进行公允的评价。国企中很多财产是没有公允价格的,如土地、矿产资源、无形资产,这些如果不计价,最后在股改过程当中等同于国资流失。

作者: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