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继明代表:北京人口调控重点是控制中心城人口增长
近年来,严格控制特大城市、特别是像北京这种超大城市人口的声音不绝于耳。2015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把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列入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表示:“我们的研究表明,无论是从经济的人口承载力还是从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人口承载力来看,北京市的人口总量都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北京人口调控的重点不是控制总量,而是控制中心城人口增长、降低职住分离偏差。”
“从总体看,北京市的常住人口密度并不高,2013年仅为每平方公里1289人,问题在于人口分布过度集中。”蔡继明指出,与日本首都东京圈核心区域和韩国首尔圈核心区域人口密度相比,北京五环内人口密度已经超过了东京圈核心区域人口密度峰值,稍低于韩国首尔市人口密度。目前,北京市人口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中心城人口密度达到饱和状态,即中心城人口不能再增加,并且由于就业机会集中,职住分离状况严重。人口分布过度集中往往会带来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拥挤等问题,降低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控制中心城人口增长、降低职住分离偏差应成为北京市政府的人口调控重点。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明确北京市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上,提出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蔡继明认为,对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应做结构性理解:其一,中心城的非首都核心功能必须向外疏解;其二,中心城的非首都核心功能可以疏解到新城,并非一定要疏解出北京市域外;此外,中心城的首都核心功能也可视情况向新城疏解。具体措施包括:进一步限制中心城新增城镇建设用地,可考虑借鉴首尔市的经验,对引发人口集中的一定规模以上建筑物征收过密负担费;继续大力疏解中心城城市功能,向新城、特别是通州,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并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向市域外转移部分功能和部分产业; 进一步向新城匹配优质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区域快速交通体系,提升新城地区公共资源质量和便捷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