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中国制造2025”,圆制造强国梦
创新驱动 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
尽管我国已经步入工业化中后期,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产品质量问题还比较突出、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产业结构不是很合理及产能过剩等问题依然存在。而这些问题也成为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所必须直面的挑战。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22.8万亿元,位列世界第一。“我国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从数字上讲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存在的问题是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李毅中说。
以产能过剩为例,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只有60%左右,不仅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当前工业利用率为78.9%的水平,也低于全球制造业71.6%的平均水平。24个大行业中,有22个行业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
那么,该如何有效解决我国制造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李毅中表示,要通过调整存量和优化增量,化解过剩,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工业向优质,绿色、低碳转型。
“关键在于创新驱动。通过创新推进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提升对生产资料的优化配置,通过创新使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提升生产工具效率和劳动生产率,而在重大科技专项方面,通过科研创新,掌握自主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从实现我国制造业质的突破和飞越。”李毅中说。
从两会上记者获悉,国家正在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国家已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要整合筹措更多资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建议,从顶层设计层面制定国家的“互联网+”发展战略。他认为,互联网具有打破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专业化分工和提升劳动生产率的特点,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机遇。工业互联网正在从消费品工业向装备制造和能源、新材料等工业领域渗透,全面推动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在改善制造业发展环境上,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张震宇认为,目前我国产业发展理念相对落后,适宜于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环境与条件尚未形成。
张震宇建议,先进制造业对发展软环境要求更高,政府部门必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审批流程,优化政务环境。强化规划导向,建立区域优先发展产业产品目录,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投向高成长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完善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突破关键环节瓶颈制约,推动新产业、新业态快速成长。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大力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注重发挥政府引导、调控、市场监管等作用,加强宏观管理、维护公平竞争、提供公共服务,营造公平竞争和利于创新创业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