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15两会专题  >  今日看点

高云委员:让文艺领军人才选配过程在理性与阳光下进行

发布时间:2015-03-10  来源:中国网

放大

缩小

  当今各专业协会的主席、副主席,各专业机构、艺术团体的院团长等就是文艺的领军人物,他们对文艺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至关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但是,从各地选配艺术领军人物的情况看,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凭感觉、感情选人,凭“群众”反映、“社会”影响用人等。这些问题对于文艺发展来说,因涉及很强的专业性,所以是个问题。一个团、一个院、一个专业机构,选对一个人,就可以活一方、兴一方。相反,用了一位外行的好人、或内行的庸人,不仅构筑文艺高峰无望,还会乱一方、败一方,甚至带坏一方风气。使一些人不再用心于专业,而是用心于专业以外的功夫。

  可见,文艺领军人才怎么选、选什么样的人至关重要,很有必要优化并规范文艺领军人才的选配工作,为此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高云建议:

  一、要规范选配程序

  规范选配程序,首要把握好两个关键词:理性与阳光。“理性”,就是要将艺术家的成就、业绩作为硬条件,理性冷静的进行研判;“阳光”,就是按选配条件把艺术家的硬件摆到桌面上进行比对。凭硬件选人配人并向社会公布选配理由。

  尤其不能模棱两可的凭感觉选配,也不能像推举先进那样凭“群众意见”选配,更不能搞桌底交易的凭感情选配。领军艺术人才的选配,不能完全等同于干部任用,要更加的重专业、重业绩、重品德、重经历。为此建议在理性与阳光的基础上,研究建立规范的、可操作的、符合文艺人才特性的选配程序。

  二要规范选配条件

  制订选配条件,应基于可量化、可比对、可操作,尽可能将软标准硬起来,尽可能减少凭感觉和感情评估的自由裁量空间。选配大致可以从六个方面进行比较:

  1、 看硬性的专业成就。包括国家层面的获奖情况、收藏情况和出版情况等;

  2、 看在全国业界的影响力。包括被国家级学术机构聘任、兼职、表彰等情况;

  3、 看行政组织能力。领军人物不等同于一般画家,他要善于把握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氛围,团结尽可能多的艺术家共同推动文艺发展。此项能力主要看其工作经历,看其具体担当的职务及工作业绩;

  4、 看奉献精神和大局意识。领军人物要志存高远,乐于助人,热心公益,不能只是盘算自己的小九九。这一项主要看其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支持业内活动、帮助他人的情况;

  5、 看其创作能否符合主流价值取向和大众审美需要。文艺领军人才应当是自觉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艺术家,而不能是那种以炫耀技巧为目的、以国外当代艺术为马首、追求谁都看不懂、甚至以丑为美的东西的艺术家。

  6、 看其创作能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艺术、延续发展地域特色艺术。文艺领军人才应当是具有历史担当、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为己任的艺术家,是地域特色文化自觉的维护者和传承人。

作者: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