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枝对话飞象观察团:不要“雷剧” 用好剧情吸引人
编者按:2015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大象融媒招募“大象融媒两会飞象观察团”,倾听民声,征集问题,受到了网友们的积极响应。许多网友纷纷留言,把问题一一提列,积极参与网络问政。
雾霾、腐败、就学难、就医难、工资上涨缓慢、高房价、就业难、交通拥堵、高考制度改革……网友的留言就是我们关注的问题,两会期间,映象网将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请其解答或共同吁求。
映象网网友@“湖边夫卡卡”:我的孩子十几岁了,平时都在看一些韩剧、美剧,听一些欧美流行音乐,我想让他多听听豫剧等一些咱们民族的艺术,他却不喜欢。不只是他这样,我身边很多小孩都是这样,我们该怎么办?
《继承者们》、《来自星星的你》、《纸牌屋》……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我们接触到的国外作品也越来越多,那么国产影视作品怎样才能迎头赶上,实现突围?
“打铁还需自身硬。”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戏曲家协会副主席李金枝认为,虽然国产影视剧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需要向国外学习,不要总翻拍,不要雷剧。而是要让创作者更加深入生活和群众,创作出高质量并且吸引观众的作品。
而对于社会上目前火热的“追韩(美)剧”、“追星”现象,李金枝表示,在欣赏国外影视作品的时候,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理性对待追星行为,千万不能过于疯狂。
豫剧是具有河南地方特色的戏曲,它虽然不会受到外国电视剧的冲击,却也出现了受众年龄偏高、缺少年轻观众的情况。
网友@“湖边夫卡卡”在映象社区留言:我的孩子是一个‘00后’,几乎没有完完整整地看过一部豫剧,在她的记忆中,豫剧就是常香玉大师的《谁说女子不如男》。”
对此,李金枝建议将豫剧送进课堂,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触到,“现在的中小学校几乎都有音乐课,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在课上听一听豫剧,让老师教教孩子,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增强孩子们对豫剧的认知。”
李金枝还表示:“我们豫剧的创作也要紧跟时代潮流,更新换代。在保留传统剧目的同时也要创作新剧,要用精良的制作和剧情来吸引年轻人。”
她举例说,豫剧《全家福》在去年推出后就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其中不乏很多年轻人。“为什么?就是因为它结合海外留学归来、草根、奋斗、反腐等当今的热点,再加上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和大喜大悲的感情效应。”
此外,为了扩大豫剧的群众基础,李金枝所在的河南省豫剧二团还会组织送戏下乡的活动,“去年有115场,两会结束了,我也要赶回去和团里的人一块下乡,为乡亲们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