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15两会专题  >  聚焦代表和委员

蔡继明:从政策上鼓励专车等创新出行模式

发布时间:2015-03-15  来源:人民网

放大

缩小

  各大城市出行难一直是全国两会的热议话题,由于特许经营造成运力不足被认为是主要因素之一。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近日建议,对于一号专车、滴滴专车等新生互联网出行模式创新,政府的鼓励应当落实到具体政策上,并破除租赁行业的牌照数量管制。

  蔡继明表示,全国各大城市出行难、打车难问题日益成为城市居民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常态,严重影响了居民幸福指数和社会生产效率。2014年下半年,随着快的打车、滴滴打车相继推出互联网专车业务一号专车、滴滴专车,以远高于传统出租车的硬件和服务标准快速被广大城市居民所接受,也给传统出租车行业的改革打了一剂强心针。

  在蔡继明看来,一号专车、滴滴专车等互联网专车不仅对城市出行便利性是利好,而且对车辆、道路、停车位等资源的综合利用、节能环保也有很大促进作用,其异军突起生动地表明,现在公众的出行需求远未被满足,尤其是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还存在巨大的缺口。但是,围绕各类专车服务现在还存在不少争议,作为互联网思维下的新生事物,在广受欢迎的情况下,一味禁止、取缔、打击无助于我国出租车行业的改革和进步。

  他建议,作为监管部门,政府应建立打车软件、“专车服务”的市场规范,整合闲置运营资源,在合理的政策监管规范下,完全可以尝试开放社会车辆资源,比如前期可以尝试在部分城市进行试点,让社会车辆通过交管备案、考核等审核机制,加入到城市出行体系中。

  此前交通运输部曾多次就专车问题表态,一定程度上承认了专车的合法性和进步意义。但蔡继明认为专车问题并未因此而得到根本解决,因为并未下发具体文件和政策条令,各地方交通执法部门仍然可以以现有法律政策没有更新为理由继续打压符合交通运输部声明中标准的“合法专车”。他建议政府对专车等新生互联网出行模式创新的鼓励,应当落实到具体政策上,并为其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租赁行业长期存在牌照管制,蔡继明认为这将导致专车运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发展。“租赁行业长期和出租车行业一样存在严重的计划经济痕迹,同样是一个牌照数量高度管制的行业,许多租赁公司因为拿不到牌照,为了生存和发展只能采取社会车辆挂靠的形式获得车源,随着专车的逐渐发展,合法的运能供给必然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如果不破除租赁行业的牌照数量管制,使其从审批制转向备案制,让符合安全标准的社会车辆可以合法租赁,其结果必然会重蹈出租车行业的覆辙,无法在阳光下健康发展。”

  蔡继明表示,真正放开城市出行领域的市场,在互联网技术下实现“共享经济”,让社会车辆和更多的社会资源可以光明正大地参与到城市出行服务当中,这既是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也是切实解决目前国内各大中型城市交通资源匮乏、出行日益困难的根本路径。

作者:沈文敏     责任编辑:戴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