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永清: 中国出版走出去 走对道路很重要
发布时间:2015-03-1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这些年,中国文化走出去,一直是党和政府鼓励大家去做的事情。照理说,这些年,中国经济发展得这么好,中国又有这么悠久而且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文化走出去不该有困难。但实际上,我们发现不仅有困难,并且困难还很大。虽然这些年我们花了很大力气,搭建了诸多对外传播的平台,但是在促进中国文化,包括出版、文艺作品等走出去方面,效果并不理想。”现代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臧永清委员3月12日在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这样表示。
臧永清分析认为,其中的原因是:经济腾飞和文化发展往往并不同步,文化发展常常要滞后于经济腾飞;另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同构性较少,中国文化想要被西方接受,难度较大。
“想要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是需要我们做很多艰苦的工作的。”臧永清说,我是做出版的,我就为中国出版走出去提三个方面的建议。
一、找到有效的传播渠道。
有了好作品,通过什么平台传播出去很重要。
一方面,我建议请国际著名的版权人合作。一个优秀的版权代理人能量往往很大。首先是他在国际出版界人脉广泛,其次,他知道哪些出版机构适合做他代理的作品。中华书局的《论语心得》输出了那么多种语言的版权,跟他们找到国际著名版权代理人托比·伊迪合作密不可分。托比·伊迪在欧美出版界人脉极广,许多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都由他的公司代理版权;更难得的是,他热爱中国文化,和中国出版界有着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另一方面,我建议鼓励有条件的出版机构到国外投资购买出版社。如果做到了对外出版本土化,请外国人来做中国元素的图书,他们更知道怎样以外国人愿意接受的方式把中国文化传播出去。政府应该在政策和资金上大力支持这样的做法。
作者:叶晓楠 责任编辑:于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