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15两会专题  >  聚焦代表和委员

​臧永清: 中国出版走出去 走对道路很重要

发布时间:2015-03-1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放大

缩小

  二、在表达方式上要适合西方读者口味。

  不要以为我们有五千年文明,我们的文化对西方读者而言必定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其实,因为东西方文化存在巨大差异,让西方读者理解并喜爱中国文化,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如果我们希望中国元素的图书能够被西方读者接受,我们必须找到什么样的表达方式适合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

  为了能找到西方读者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从作者到编辑,都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当然,如果能找到优秀的版权代理人,我们就会省很多时间,他们会帮助我们较快地找到适合西方读者的表达方式。

  三、出版走出去,翻译很重要。

  翻译是这些年出版走出去工作中困扰我们最多的问题之一。很多出版机构为图便宜,请中国人来翻译作品,因为不是母语,中国译者翻译出来的作品语言感觉不对,外国人读起来很不习惯,这样的作品发行到国外,根本得不到读者的认可。因此,我们要鼓励多请母语译者来翻译走出去作品。我建议相关机构设立类似西班牙塞万提斯奖这样的奖项,奖励那些帮助我们传播中华文化的优秀汉学家。

  臧永清说,上面我谈的是中国出版走向西方国家的建议。其实,我认为中国出版走向周边国家也非常重要。

  要重视中国出版对周边国家,特别是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输出。以前,我们更多地把目光眺向西方,但其实,由于文化上的相似性,中国出版走向周边国家和地区相对而言更容易,更具操作性,也更有战略意义。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出版机构很愿意购买我们的一些图书的版权,不过,他们往往把价钱压得很低,有时一本书的版权他们才付500美元甚至更少,对于出版社而言,以生意论,这么低的价位,是没有多大吸引力的,因此做起来积极性不高。但是,从国家层面来说,中国出版走向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向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宣传中国文化,向他们讲中国故事,战略意义却很重大。因而,为了鼓励出版社多向周边国家和地区输出版权,建议国家拨出专项资金,奖励多向周边国家和地区输出版权的出版机构。

作者:叶晓楠     责任编辑:于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