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纪念中共发布“五一口号”六十周年 > 光辉足迹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众星拱北 万水朝东
 
 


(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北上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简介)


    在解放战争徐徐发展的形势下,一九四八年四月三十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口号第五项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五月一日,毛泽东主席又致函李济深、沈钧儒,向他们提出关于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具体意见。这一庄严的历史性号召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意愿,获得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

    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发布后,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纷纷发表通电、宣言、谈话,表示竭诚拥护,并接受中国共产党的要求,从国民党统治区、香港及海外辗转奔赴解放区哈尔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汇聚一堂,与中国共产党共商建国大计。这是各民主党派公开正式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重要标志,是民主党派由爱国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开始的重要标志。当时的盛景,真可谓“众星拱北,万水朝东。”

    当时,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因受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很多人已从国民党统治区前往香港继续进行反独裁争民主的爱国民主活动。他们获悉我党“五一”号召后,十分振奋。五月五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李济深、何香凝,中国民主同盟沈钧儒、章伯钧,中国民主促进会马叙伦、王绍鏊,致公党陈其尤,中国农工民主党彭泽民,中国人民救国会李章达,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蔡廷锴,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谭平山,无党派人士郭沫若等,从香港联合致电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电文说:“南京独裁者窃权卖国,史无前例。近复与美帝国主义互相勾结,欲以伪装民主,欺蒙世界。人民虽未可欺,名器不容假借,当此解放军队所至,浆食集于道途,国土重光,大计亟宜早定。同仁等盱衡中外,正欲主张,乃读贵党五一劳动节口号第五项:‘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适合人民时势之要求,尤符同人等之本旨,曷胜钦企。”同时联合通电国内外各报馆、各团体和全国同胞,公开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号召。

    此外,已在香港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促进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中国致公党、中国人民救国会、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等党派于五至七月间,先后分别发表了响应中共“五一”号召的声明、宣言和告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全国同胞书。此时,中国民主建国会总部尚在上海,得悉香港各民主党派响应中共“五一”号召后,即秘密举行常务理事会,一致决议赞成“五一”号召,并指定章乃器、孙起孟为驻港代表,向我党驻港负责人潘汉年表明民建已响应“五一”号召。九三学社因其总部在北平,处在国民党高压统治之下,不能发表公开声明,所以到北平即将和平解放前夕——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六日才发表《拥护中共“五一”号召暨毛泽东八项主张的宣言》。至此,各民主党派已全部响应中共“五一”号召。

    与此同时,在香港的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以策进新政协召开为中心内容,举行各种座谈会、演讲会,展开群众性的宣传活动。六月四日,在香港的各界民主人士冯裕芳、柳亚子、茅盾、章乃器、朱蕴山、胡愈之等一百二十五人,联名发表声明,说:“我们愿意表示对这一提议的热烈赞同”,“新的政协召开之后,中国历史将会翻开灿烂的一页,进一步建立一个统一的真正的属于人民的新国家”。

    对各方面的热烈响应,中共中央十分重视。一九四八年八月一日,毛主席给李济深、何香凝、沈钧儒、章伯钧、马叙伦、王绍鏊、陈其尤、彭泽民、李章达、蔡廷锴、谭平山、郭沫若等复电,电文说:“诸先生赞同敝党五月一日关于召集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一项主张,并热心促其实现,极为钦佩。现在革命形势日益开展,一切民主力量亟宜加强团结,共同奋斗,以期早日消灭中国反动势力,制止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建立独立、自由、富强和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此目的,实有召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们共同协商的必要。关于召集此项会议的时机、地点、何人召集、参加会议者的范围以及会议应讨论的问题等项,希望诸先生及全国各界民主人士共同研讨,并以卓见见示,曷胜感荷。”

    事实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关于召开新政协的号召,切合时宜,深得人心,中国历史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五一”口号发布之后,中共中央就关于邀请各民主党派代表来解放区协商召开新政协事宜,并指示中共上海局并华南分局,提出邀请李济深、冯玉祥、何香凝、李章达、柳亚子、谭平山、沈钧儒、章伯钧、彭泽民、史良、邓初民、沙千里、郭沫若、茅盾(沈雁冰)、马叙伦、章乃器、张絅伯、陈嘉庚、简玉阶、施复亮、黄炎培、张澜、罗隆基、张东荪、许德珩、吴晗、曾昭抡、符定一、雷洁琼、以及其他民主人士前来解放区参加协商。

    八月初,中共中央派钱之光前往香港,同中共在香港的负责人方方、潘汉年、章汉夫、连贯、夏衍等,一同进行接送在香港的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的工作。

    从八月起,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应中共中央邀请,陆续进入解放区。接待民主人士的地点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共东北局所在地哈尔滨,一是中共中央统战部所在地河北省平山县李家庄。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的路线主要有:从北平经石家庄到李家庄;从上海或香港经山东到李家庄;从香港经大连到哈尔滨;天津解放后,从香港经天津到北平。也有一些民主人士是经过其他路线进入解放区的。

    至九月底,从北平、上海到达李家庄的民主人士有:符定一、吴晗、刘清扬、周建人、韩兆鹗,吴羹梅的代表何惧等。到一九四九年一月,又陆续到达李家庄的民主人士有:翦伯赞、楚图南、田汉、胡愈之、费孝通、张东荪、雷洁琼、严景耀、沈兹九、王蕴如、严信民、杨刚、宦乡、袁震、张曼筠、安娥、周颖等。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冒着很大危险,在中共地下党作了周密的安排和护送下平安到达解放区,并受到了中共中央领导和解放区人民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接待。如费孝通、张东荪、雷洁琼、严景耀四人,是一九四九年一月中旬,在我党组织和人民解放军等的安排下,从西郊八大处出发,由八名解放军战士护送乘大卡车去解放区的,途经石家庄,到平山县西柏坡中共中央所在地时,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中共中央领导的接见。

    当时,香港的形势很复杂,国民党的特务很多,要把大批民主人士接送到解放区,任务十分艰巨。中共华南分局、香港工委的同志方方、潘汉年、连贯以及中央派往香港工作的钱之光等,为此作了很大的努力。每护送一批民主人士北上,特别是对一些民主党派的领袖人物和知名人士,他们事先都作了十分周密的安排,使民主人士能顺利地离开香港安全到达解放区。接送在港的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比较集中的主要有四批:

    第一批民主人士有沈钧儒、谭平山、章伯钧、蔡廷锴四人,由章汉夫陪同,加上安全保卫人员共十几人,于八月下旬乘船离开香港,经台湾海峡北上,第八天后到达朝鲜罗津,中共中央派李富春专程前往迎接,并于九月二十九日到达哈尔滨。

    第二批民主人士有:郭沫若、马叙伦、许广平母子(周海婴)、陈其尤、沙千里、宦乡、曹孟昌、韩练成、冯裕芳等,由连贯陪同,胡绳随行北上,十月底由香港出发,经丹东去哈尔滨,在海上收听到新华社播发的沈阳解放的消息,大家欢呼跳跃,开会庆祝,载歌载舞。

    第三批是接送民主人士最多的一次,租用的是苏联阿尔丹号轮船。著名的民主人士李济深就是这一批北上的。中共中央极为关心和重视,安排在圣诞节后的第二天(十二月二十六日)深夜上船离港,于一九四九年一月七日到达大连。中共中央派李富春、张闻天专程前往迎接。这一批民主人士有:李济深、茅盾夫妇、朱蕴山、章乃器、彭泽民、邓初民、洪深、施复亮、梅龚彬、孙起孟、吴茂荪、李民欣等,李嘉仁陪同,加上中共随行同志共三十多人。

    第四批民主人士是一九四九年三月十四日从香港出发,在天津上岸,于三月二十五日到达已解放的北平。这次北上的黄炎培、姚维钧夫妇,盛丕华及儿子盛康年、俞寰澄等。董必武、李维汉、齐燕铭前往迎接。

    此外,也有一些民主人士是经过其他路线或海外进到解放区的。如朱学范是一九四七年底从香港到巴黎参加世界工商执行局会议之后,由法国辗转英国伦敦,在苏联总工会帮助下经过莫斯科,于一九四八年二月二十八日到达东北解放区哈尔滨,是较早到达解放区的民主人士之一。冯玉祥将军受蒋介石的挤压,曾以考察水利到美国。获悉中共“五一”口号后,于一九四八年七月底回国参加筹备新政协,由于搭乘的苏联“胜利号”客轮于九月一日在黑海失事不幸罹难,夫人李德全于十月下旬带着他的骨灰经苏联回到东北哈尔滨。中共中央曾多次电邀张澜北上,当时张还在上海,一九四九年五月初,正当上海获得解放之际,国民党特务突然把张澜拘禁起来,直到五月底上海解放,由于中共地下工作人员的解救才幸免遇难。张澜、史良、罗隆基、郭春涛、王葆真等于六月二十四日由上海抵达北平,中共中央代表林伯渠、董必武、李维汉及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等到车站迎接。

    一九四九年一月三十一日,北平宣布和平解放,中共中央决定新政协筹备?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