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纪念中共发布“五一口号”六十周年 > 征文选登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王报换:让历史告诉未来
 
 

  王报换(民进北京市委秘书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从历史来看,确立和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治智慧的结晶。在这一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中,60年前中共中央发布的《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以及包括中国民主促进会在内的各民主党派对这一口号的积极响应,无疑是这一制度形成和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奠基石。今天,重温这段历史,对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民主促进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党制度的积极响应者、推动者和先行者

  20世纪40年代末,是我国现代史上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中国面临着“向何处去”的两种历史命运的决战。摆在全国各政治派别、社会团体面前的第一要务是“组建什么样的政府”和“形成什么样的政党制度”,以及与此紧密联系的“建什么国”和“走什么路”的抉择问题。在这一历史转折时刻,中共于1948年5月1日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廿三条,向全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发出了“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伟大号召。

  这一口号一发表,立即得到了我会的坚决支持和热烈拥护。我会的最主要创始人之一,马叙伦先生作为开路先锋,对推动实践《“五一”口号》有筚路蓝缕之功。他在香港从广播中听到这一号召后,兴奋地说:“除反动派以外,都延颈企踵,希望即刻看到全文。”当他看到全文后,便立即在《群众》上发表了《读了中共〈“五一”口号〉以后》,指出:《“五一”口号》是对独裁政权下了另一个方式的讨伐令,是“一篇胜利的檄文”,“是历史上的重要文献,转捩时局的曙钟”。5月5日,我会领导人马叙伦、王绍鏊、其他党派团体领导人,以及无党派代表在香港联名致电毛主席并转解放区全体同胞,表示积极响应。与此同时,我会还单独发表《响应中共“五一”号召宣言》,指出:“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五一’口号二十三条,把实现中国新民主国家的具体任务,完全无缺地呈现在中国人民面前”,本会“以十分的兴奋心,同意其号召,并望中国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贤达,起而响应” 。《响应中共“五一”号召宣言》,是我会发展史上一篇十分重要的历史性文献。它第一次公开庄严宣布我会将团结在中共周围,参加中共领导的爱国民主统一战线。

  二、中国民主促进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缔造新政协的率先回应者、筹划者、践行者

  《“五一”口号》的灵魂是中共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真正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为响应中共倡导召开新政协的号召,我会率先对政协的性质作了适应历史潮流的新阐述。1948年5月,马叙伦著文对新旧政协作了比较后提出,“这次是民主阵线的各方面自己的集合体,而中国共产党是当然的领导者”。在筹建新政协的重大活动中,我会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7月31日,我会在港理事会议通过了《中国民主促进会拟提出于政治协商会议之行动公约及政治纲领》,强调新政协既是人民的平等的,必须有神圣的约束,必须有诚心诚意给中国老百姓作公仆的服务精神。新政协必须产生各阶级各党派的政纲,以为互相尊重的契约,以为实现独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先决步骤。本会誓为实现此高尚目的与中国民主党派、民主团体、民主人士共同奋斗,使新政治协商会议及早召开,进而有步骤地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文献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我会对新政协的各项主张。这些主张与1949年全国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在精神实质上基本是一致的。
为了及早筹建新政协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在中共的倡导和保护下,在港的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从1948年8月起陆续进入解放区。我会领导人马叙伦等也在中共香港地下组织安排下,分别于1948年10月、12月先后到达东北解放区。当毛主席代表中共中央针对蒋介石的元旦求和声明发表了《关于时局的声明》后,我会于1月22日发表了《为争取永久和平宣言》,坚决拥护和支持毛主席提出的八项条件。5月中旬,毛主席邀请马叙伦商谈有关政协筹备、经济建设及外交、贸易等问题。不久,周恩来、林伯渠同志邀请我会座谈,讨论有关统一战线和民主党派前途问题。经过多次讨论协商,马叙伦、王绍鏊、许广平、林汉达代表我会,郑振铎、周建人、雷洁琼、葛志成分别代表文化界人士和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9月21日,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我会推举马叙伦、许广平、周建人、王绍鏊、梅达君、徐伯昕、林汉达、雷洁琼为正式代表,严景耀为候补代表,出席了全会。这次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我会许多会员担任了政府的重要职务。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从此,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和壮大,我会的任务和工作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历史表明,政协呼唤了民进,民进参与了政协。我会老一辈领导人同共产党人真诚合作,畅所欲言,竭智尽虑,共谋国是,一起筹备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起组建了广泛代表各方面利益、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中央人民政府,为建立新中国献计出力。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会以及其他各民主党派老一辈领导人同共产党人一起缔造了中国特色新的政治协商制度,从而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和我会发展史上树立了政治协商的光辉典范。

  三、中国民主促进会是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不懈求索者、促进者、开拓者

  沧海横流,岁月如歌。转眼间迎来了“五一”口号发表60周年。60年时光流转,60年岁月峥嵘。穿越历史的风云,可以看到,60年来,我会始终高擎“爱国、民主、团结、求实”的大旗,是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不懈求索者、促进者、开拓者。我会自成立以来,始终紧密团结在中共周围,同中共风雨同舟,肝胆相照,共同奋斗,一道前进,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这60年,是我会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努力报效国家、不断前进发展的60年。我会广大会员以自己的良知、智慧、热忱、生命和鲜血打造了自己光辉灿烂的历史,打造了与中共亲密合作、创造民族新生和崛起的历史。深入总结60多年的工作经验与体会,正如许嘉璐同志在我会十次全会《报告》中所指出的:坚持以政治交接为主线,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是我会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的永恒主题;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是我会建设高素质参政党和全面履行职能的必然要求;坚持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优良传统,是我会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的精神动力;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是参政党承担的历史责任;坚持巩固老阵地、开拓新领域,是加强我会自身建设和增强参政党活力的战略思想;坚持牢固树立服务社会的政治责任感,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的重要思想基础;坚持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是搞好参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是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的基本保证。

  回顾历史,我们思绪万千,心潮难平。今天,我们纪念《“五一”口号》发表60周年,眼前仿佛出现了当年我会诞生的那所老房子,见到了镌刻在花岗石上那26位我会创始时期会员的签名;耳旁仿佛响起马老对全会的殷殷嘱托:“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这是马老等老一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和遗产。展望未来,我们充满希望、信心倍增。以严隽琪为主席的民进新一届中央领导正在带领广大会员,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切实搞好政治交接,继承和发扬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联系教育、文化、出版界高中级知识分子的特点和优势,切实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秉承老前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谱写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张政泽)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