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纪念中共发布“五一口号”六十周年 > 征文选登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李志宏:“五一口号”和毛泽东的民主执政思想
 
 

  李志宏 政协宿迁市副主席 民进宿迁市委主委

  今年的4月30日,是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发表60周年纪念日。1948年的4月30日,为了迎接全国革命胜利的到来,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的西柏坡,发布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五一口号”。
  
  “五一口号”原稿是24条(见附录),后经毛泽东主席删改,将其第5条和第23条更换了新的内容,同时删除了第24条。“五一口号”正式发布时共为23条。其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毛主席亲笔写上的、更换了原文的第五条。
 
  “ 五: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在这一段短短的46个字中,出现了“政治协商会议,人民代表大会,民主联合政府”这18个字。如果把这18个字与发表“五一口号”的主体———“中共中央”联系到一起,就形成了从建国开始一直延续至今的中国大陆的执政框架:“党委、人大、政府和政协”这四套班子。而且这第五条口号号召的对象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由他们和中共一起召开的政协,召集的人大,成立的联合政府,当然是民主执政的政府。

  早在1928年11月,毛泽东在《井岗山的斗争》一文中总结了井岗山斗争的三条经验:一是“支部建在连上”解决了党的领导问题;二是“艰苦奋斗”解决了革命的动力问题;三是“士兵委员会”解决了民主执政问题。士兵委员会实行的是除了军事指挥之外的一切民主,这种形式直到1947年人民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中才改为由干部领导的士兵会。在1948年的4月,当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斗争将要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刻,毛泽东高瞻远瞩,在“五一口号”中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未来新中国民主执政框架。而这种框架是代表了全中国大多数人民利益的。
  
  从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到1948年元月这短短的28个月中,顺应中国历史的潮流,应对战后政治的变革,中国的各个民主党派应运而生。他们代表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是代表我国中间阶级和阶层利益的政党。
  
  毛主席说:“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毛选合订本p741)他还说:“中国无产阶级……如果单凭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成革命的统一战线。” (毛选合订本p608)  
                               二零零八年四月二日

 

(责任编辑:张政泽)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