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南充市委机关直属支部是南充民进会员人数最多的一个联合支部,现有会员32人,会员来自26个不同单位,以科技、司法、民营企业界及市委会机关干部会员为主,成员中有市政协常委2人,市人大代表2人,市政协委员5人,区人大代表1人,区政协委员2人,民进市委委员3人。近几年来,在民进市委的领导下,民进南充市委机关支部(以下简称机关支部)围绕经济发展这项中心工作,积极响应党中央、会中央、会省委号召,多形式、多渠道积极为社会服务,与党同心同德,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不断开拓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为社会服务的新领域,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取得了一些成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一、为弱势群体鼓与呼
近几年来,我市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全面改革,大批职工下岗。这些下岗工人中“4050”现象尤为突出,文化程度不高,技术单一,再就业难度很大。加之,我市经济基础较差,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启动,许多下岗职工生活窘迫。针对这些现象,机关支部组织会员和机关干部分别深入街道,企业了解下岗职工困难情况,写出调查报告送达市委、市政府。引起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不久就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措施,帮扶下岗特困职工。2003年初,机关支部又针对下岗职工子女就学难,辍学多的情况,开展调研,向市委会提交的《采取多种措施,切实解决下岗职工子女就学难》建议案,市委会以集体提案提交到市政协全委会,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支部会员中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同志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分别在市人代会、政协全委会上提交有关建议、提案10多件。部分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利用休息时间,到下岗职工较为集中,被称为南充市“贫民窟”的东南社区走访特困户。把了解到的下岗职工困难状况,以及特困户、低保补助与帮扶资金发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写成《积极推进再就业工程,妥善安置下岗职工》等社情民意向有关部门反映。有关方面对所反映的情况,立即着手调查落实,加以解决。市委、政府主要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2004年7月初,胡总书记来南充视察,非常关心朱总故里仪陇县的建设和百姓生活状况。机关支部为配合会中央、会省委制定对革命老区仪陇县的支援计划,在市委会组织下,一方面为市委会撰写相关专题调研报告提供信息资料,同时积极组织会员为朱总故乡植树造林捐款1000余元。
2004年,机关支部围绕城市发展加快,大量被征地的农民生产生活窘困的新情况、新问题,组织了专题调研,形成了《关于农村土地征用 的建议》、《应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等提案和信息。由于材料详实、具体,引起了党委政府的重视,失地农民的困难逐步得到了妥善解决。 > 2005年,我们了解到南部升钟水库重淹乡—太霞乡自然条件恶劣,群众生产生活极度困难的情况后,立即撰写了《应高度重视升钟库区淹没区群众疾苦》的集体提案,提交市政协三届二次全委会,并将情况以社情民意的形式报送会省委。这一提案受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扶贫办将升钟淹没区列为重点扶贫工程。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前往视察。目前,淹没区群众的疾苦正得以有效改善。该提案被市政协评为优秀提案。今年4月中旬,部分机关支部会员参加了由民进顺庆总支和顺庆区教育局组织的顺庆区名师赴升钟库区献课暨捐赠活动,前往南部县升钟镇中小学进行了献课活动,并向该校捐赠图书等学习用品。教师精彩生动地讲解,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师生融洽和谐的互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让民进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南部县教育局局长对此项活动给予了高度赞扬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发挥优势 为民解难
机关支部按照民进省委和市委会的布署,结合我市下岗职工特困家庭的实际困难,按照会中央主席许嘉璐提出的“题目要选对,想政府所想,急政府所急,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符合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的要求,在市委会的统一组织下,机关支部中的民营经济界会员们发挥优势抓培训,强化技能促就业。会员何安玉系市政协委员,区人大代表,除积极建言献策,为弱势群体鼓与呼外,还创办玉金工贸公司,先后录用下岗工人100余人,培训宾馆服务员60多人次,向国家上交利税200多万元。2005年荣获顺庆区委、区府“纳税大户”称号,被市工商局、市消委评为“诚信单位”。会员林兴荣创办的南充计算机工程学校,先后培训学员3500多名,并向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推荐1900多人次就业,同时为许多“4050”特困人员和下岗职工子女减免了学习费用,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2002年以来,已连续四年被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评为“办学先进单位”和优秀民办学校校长。机关支部部分会员利用空闲时间,挖掘师资力量,设备潜力,免费为下岗职工举办计算机技能培训,先后培训下岗职工350余人次。机关支部的会员在先后有10多人次受到政府及劳动主管部门、税务局及民进省委、市委的表彰。
三、爱心扶助 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
机关支部会员,按照市委会帮扶工作的思路,积极响应市委会号召,踊跃参与为下岗职工及其子女献爱心的公益事业。自2002年以来,支部主动与市总工会、市扶贫办、街道社区等单位联系,开展“1+1”帮扶和“送温暖”活动。机关会员干部每人对口帮扶一名特困下岗职工,每逢节假日,都要登门看望,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并想方设法为“零就业”家庭,解决了就业难的问题。
2006年,机关支部与蓬安县白玉乡三星桥村结成帮扶对子,帮助该村建立图书室,捐赠农村种养等科技书籍440册,价值达3000余元。
机关支部还联合大北街小学支部会员,暑期义务举办书画培训班,将所收培训费1000多元,全部转交市委会转赠给下岗困难职工子女。
2002年8月,机关支部与五星小学支部,一起在顺庆区芦溪小学开展了“手拉手”爱心互助活动,向该校下岗职工子女捐赠了价值2000多元的书包、文具等。
2003年以来,机关支部与舞凤中学联系,每年资助5名特困下岗职工子女完成初中三年义务教育。机关支部开展的“1+1”帮扶和“送温暖”活动,先后两次受到市总工会、市扶贫办的通报表扬,会省委连续四期简报报道了机关支部的爱心助困,爱心助教活动。
2004年,我市蓬安县发生特大沉船事故,机关支部送去捐款2000元和价值800元的衣物。
五星小学会员廖颖红患白血病后,机关支部会员得到消息后,马上前往医院探视,并主动为她介绍治疗方法和联系条件较好的医院就医,还发动广大会员为其捐款1万多元,使她深受感动,其所在的五星小学党组织和行政还为机关送去了感谢信。
近几年来,机关支部利用自身优势,结合实际,以各种方式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为南充的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受到了各方的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