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烈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

民进中央关于教师节座谈会的情况简报

发布时间:2014-08-21  来源:民进中央档案室

放大

缩小

  一月二十一日,民进中央文教委员会和教育改革研究会联合召开座谈会,座谈确定“教师节”的感受和体会。由陈舜礼副主席主持,雷洁琼副主席讲了话。她说,不要把“教师节”搞成形式主义的,而要做些扎扎实实的工作。一是利用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法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二是广泛宣传“尊师重教”,各行各业要身体力行;三是不断明确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方针,使教育改革真正服从于、服务于经济改革。葛志成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一局副局长王仁、知识分子处处长林竹君等同志也参加了这次座谈会。

  座谈会上提出了不少意儿和建议,整理如下。

  “教师节”应真正是“尊师重教”的节日

  1、节日期间表彰和奖励优秀教师(成绩卓著者重奖)、三十年教龄(或二十年教龄)的老教师,以及“尊师重教”的先进典型。

  2、各地、各单位认真检查在教师中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情况,积极解决诸如入党难、子女就业难、医药费报销难,以及夫妻两地分居等问题。

  3、开展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活动;高校和科研等单位对教师举办咨询服务和讲座;图书馆、博物馆应优待教师借阅、参观,等等。

  4、各级党、政、军、人民团体和民主党派的领导深入学校,广交朋友,听取教师们的意见和要求。

  5、电视台举办“尊师重教”的专题节目,号召和鼓励文艺工作者运用小说、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诗歌、绘画等文艺形式,塑造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宣传“尊师重教”的社会意义。不要总把教师描写成一付穷酸相,多出现风采照人的教师形象

  6、“教师节”的庆祝活动应与“两个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把“尊师重教”纳入“五讲四美”的活动中。

  7、为了筹备好第一个“教师节”,建议由中央书记处的一位同志牵头,现在起就请各方各面的同志一起研究为教师办儿件实实在在的事。

  关于“尊师重教”的提法

  “文革”中批判“师道尊严”,应是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在余毒并未肃清。

  对于辱骂、殴打教师的积案,要从速从重处理。

  领导干部要带头尊师,特别是在对待子女的教育上,作为学生家长的领导于部,应与学校的老师采取平等的态度,比如,参加学校的家长会。

  有的同志主张,还是提“尊师重道”为好。这个提法中国自古有之。教师既教书又教人,就是“重道”。不是孔孟之道,而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之道。

  推广上海经验,解决好教师住房

  有的同志说,上海是全国住房条件最困难的城市之一,但教师住房却解决得此较好。重要的经验是,上海市领导重视,一位副市长牵头,邀集各个有关部门协力解决教师住房。上海的经验值得推广,北京也要这么办。

  目前难以一下子完全解决教师住房的困难,但应该首先制定一个规划,五年的或十年的,使大家有个盼头。

  关心退休教师

  1、有关部门,特别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把照顾、安排好退休教师的晚年,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2、为退休教师组织各种活动,如帮助他们总结教学经验,组织参观、游览,等等。

  3、表彰和奖励在社会服务中发挥余热,作出新贡献的优秀退休教师。

  4、退休教师不能升级加薪,应制定对他们的补财政策,付诸实施。

  5、重视校外辅导员的工作,承认他们的工作与学校教育同样重要,优秀的校外辅导员也应受到表彰和奖励。

  师资水平亟待提高

  有的同志反映,北京中学教师有48%,小学校师有27%不合格,骨干教师只占12%。

  建议:

  1、明确规定教师应有一定时间的脱产进修。

  2、组织老教师传、帮、带,这项工作应计入工作量。

  3、重视教师的知识更新,鼓励他们著书立说,建立中国的教育学。

  增加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

  有的同志反挟,有的学校为补经费不足,开商店、办旅馆,出租操场停放汽车等,分散了学校领导和教师的精力,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他们建议,用征收教育税的办法解决教育经费的不足。I

  没有必要的仪器设备,学生失去动手的机会,只能靠文字上的死记硬背。配备教学设备,是改革教育、提高质量的重要物质条件之一。

  对教育改革的几点意见

  1、彻底改变教育行政部门机构多,人浮于事的状态。学校的“婆婆”太多,任何单位都可以直接向学校布置任务,结果,教育、教学改革却无人,也无暇管了。

  2、学校于部的素质,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比如,实行校长负责制,就要选拔思想水平高、民主作风好、真正懂行的人当校长,否则有可能搞成“校长专权制”。

  3、目前有些观摩课并不解决教师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方的改革要避免“一刀切”、模式化,应发挥每个教师的长处,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探索。

  加强高等师范和幼儿师范

  目前教师队伍后继乏人的现象令人担忧。一方面,有才华、全面发展的学生几乎都不肯师范;另一方面,念了师范也不愿意当教师,比如,北京师范84届毕业生中有58人自找职业,坚决不肯当教师,占毕业生总数的18%。

  有的同志反映,北京4万多幼儿教师中受过专业训练只有7800多人,占14%。北京幼儿师范学校每年可毕业160人,十年后才能平均每个幼儿园分配到一名毕业生。幼儿师范教育在数量在质量上都要大大加强。他们建议,可以将北京幼儿师范学校办成一所幼儿师范学院,设备和师资条件都不成问题。

作者:     责任编辑:赵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