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烈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

苦心励志 天酬事成

——记全国优秀教师周世忠

发布时间:2014-08-27  来源:民进河北省委会

放大

缩小

人物简介:

  周世忠,字璞真,1957年8月出生,原籍正定县兆通镇。民进会员。

  原石家庄市轻工学校高级讲师,全国工艺美术教学研究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轻校美工专业停办离岗后,先后在河北行政学院建工系、石家庄计算机职业学院电艺系,北京科技职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任教兼职,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现任中国民主促进会石家庄开明书画院副院长,书画艺术工作专委会主任。

周世忠

  你能相信少年正当文革十年浩劫,经受了父亡母病的苦痛,初中又被迫辍学,担当着八口之家穷日子,营养匮乏身矮体弱时发夜盲,为挣三毛盘缠钱贴补家用,强撑气力充当壮劳力装卸火车,体力不支断骨伤腹累驼背,田头农活样样都干过,这样一个饱受磨难的农村苦孩子,今日当上省会一所中等专业学校的讲师,还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而且还成为省内知名的壁画艺术家和装潢设计师,他参加设计并指导绘制的“河北风光”大型屏风就陈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这一真实的奇变就发生在周世忠身上,二十年来的生存环境与成长历程,周世忠可谓饱受饿、劳、乏、苦,肌体精神心志经受了磨练,困厄与苦难没能把他击垮,反而成就了他,这就应了古人的话: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我们采访撰写周老师的事迹,被他不畏苦难坚韧顽强、坚持学习励志上进、严谨治学忠职敬业、敏于求索善于实践的精神气质而感动而振奋,适逢教师节来临,我们将他的成长之路和先进事迹献给人民教师和广大的青年读者,以期共赏共勉。

  周世忠现任石家庄市轻工学校工艺美术专业讲师,他是全国工艺美术教学研究会团体会员代表,是河北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北美术家协会、河北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一 困苦艰辛的求学求艺之路

  周世忠五七年中秋日出生在正定县滹南片兆通公社,幼年遭受了“大跃进”“吃食堂”三年大饥荒和滹沱发大水等人祸天灾,是奶奶饿死了自己省出吃的给孙子,病弱的小“中秋”才得以存活,奶奶临终时说:这孩子少小多灾命可大,将养成人必有出息。。

  村上的人说世忠自幼心灵手巧,天生能写会画,实情却不是这样,周老师说他少时的写画手艺与爱好是被打逼出来的。文革前期他在上小学识字还不多,父亲担任着“贫下中农协会”主席,父亲耿直刚正疾恶如仇,坚决同坑公肥私贪污腐化分子作斗争,那时大字报大标语是有力的斗争方式,眼看着坏分子黑组织的大字报贴满大街,自己写不出来便指望上老大儿子,逼着世忠拿起毛笔板刷往旧报纸上写,贴到大街就被人认出许多错别字,放学回来免不了挨揍,世忠挨揍一次就长记性,再写大字报就十分认真,煤油灯烧下多半截直到睁不开眼,铅笔打草勾边填实模仿“通栏标题”写标语,查了《新华字典》顺成了句子再抄写成大字报。“贫协会”正派组织也有了“笔杆子”,挨了批斗又挨了打的父亲不沮丧,眼见自己的儿子能用笔杆子去斗争,他无比欣慰充满希望,可他没看到斗争的结果就命丧车祸,当权的对立派掩盖祸难发生的实情,不愿为这个苦难的家庭承担太多,小世忠跟着老族长查访求证以至上访,使父亲因被斗遭打受伤和英勇仗义而遭难的事实昭白于村上,社员们知道老周怕惊车疯牛撞伤路人而紧拉缰绳才至翻车被砸,都称赞父亲的义勇暗骂那些造反派。“社会主义不让饿死人”,生产队给老小八口平均口粮作为抚恤,这样,一家人好歹能活下来,真是托了“人民公社”的福。

  母亲病上加病当不得劳力下不了地,十四岁的长子就得当家,就得当这家中的第一个“壮”劳力,世忠爱学习是初二班的“指导员”,父亲祸难一周年刚过,管支教的副大队长通知他开春不让上学了,必须在自家的小队参加劳动。又是一个晴天霹雳!不爱哭的世忠继哭过奶奶哭过父亲之后,又大哭一场,哭的浑身颤栗喘不过气来,哭的母亲癫痫复发抽搐昏厥,漫燃的灶火烧着了她的裤子,烟气熏烤着不满周岁的小妹,她躺在柴禾堆里哭的吓人,世忠感到异常止住哭泣,赶紧泼水灭火撤柴草,抱开小妹拖出母亲,拿老土法缓解施救,母亲幸好烧伤轻微慢慢醒过来。惊魂未定的世忠瘫软了,他仰面倒地直视苍天,老天爷呀!我娘不能再死了,她再没了,天就全塌了。这次不忍憋屈只管自己发泄,导致母亲老病猝发险些和小妹一起被烧死,他痛悔他自责,自己不该还使孩子性,母亲癫痫加重再也着不得急,不忍憋屈就哭能顶什么用!遇难就哭是懦弱是窝囊废,以后家里的难事多着哩,自己从此就得做大人当家长!

  母亲平服下来俩大孩子能离开,世忠就撑持着大妹替母亲做她要做还没做的事,洗净沾着父亲血迹的衣衫,裁改小了自己穿上,这不光是家穷缺衣,也是子承父业(衣)的习俗讲究。母亲原有此意又怕孩子恐惧,世忠早知母亲收存父亲这件衣衫的用意,他要自己来做穿上这件衣裳,以此告诉母亲和弟弟妹妹,我这当老大的以后什么也不怕,我要担当起家里的一切。世忠从来不信母亲做梦说梦,却做了个连自己都不得不信的梦,他梦见父亲躺在湿寒的地下衣单被薄,就剪了一片纸衣去给父亲上坟,默默地跪告父亲亡灵:再苦再难儿子当起这个家,要让这个家将来衣食不愁有钱花!当老大的上不成学了,拼死也要让弟弟妹妹们上到高中!

  如果说幼时的苦难促长了好孩子的记性,这少时的灾祸则能逼长好男儿的志气。世忠知道要实现在父亲坟前的承诺,自己要吃下千辛万苦,靠好好学习让大队推荐自己上大学是没指望了,只能靠劳动干活使家人活得好起来。人长志气便有了勇气,十五岁的世忠向队长提出,要让我劳动就得让挣工分又挣盘缠钱,他要去郊区干副业工,队长不允理由是:装卸火车上下站太苦重,一天装车二十吨卸车要卸五十多吨,连一百斤都不到的身量干不了这活。这队长不光是同情他,更怕他像他父亲一样出了工伤,家里几年就没了男劳力。倔强的世忠不管队长怎么说,捆了两年都长不肥的猪赶集卖了,买回一辆破旧自行车一副人拉车脚,半天挨摔学会了骑车,第二天半夜推着自行车拖拉着小拉车,背上棒子饼咸菜上路奔郊区。就这样,焦化厂货站装卸、钢铁厂高炉上料干了一年半,毕竟个小体弱吃的差,脊背压弯了硬挺着,跟不上趟儿晚下班,直干到精疲力竭夜盲突发,连人带车滚落料池,摔断腿骨拉破肚皮被人抬回。好心的读者会问这村里队上就没有好心人吗?干嘛叫这苦孩子再遭这份罪?应该说有好心人,好心的亲戚长辈时常嘱告他家常道理也帮给些什么,可帮不了多少,再说世忠内心要强不靠别人帮济,自家再难也不愿欠别人的,他的性格很像自己的父亲,做人不孬囊无愧悔宁折不弯。

  世忠恩怨分明心重情笃,好心人帮他他永记不忘,他说他有俩位小学的好哥们,得知他要盖起倒塌的做饭屋,就帮他拉了两天的坯,哥几个都累着了。多年以后哥们见面聚聊,都说不记得有拉坯累着的事,可世忠心里一直在感念着他们。在好心人之中有两位是他永远感激的恩师,恩师当年的关怀鼓励和指导,成就和影响着他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在他心里老师的恩情如父如母,忘掉师恩就是丧失天良,内心一生不安。

  世忠上初一时有位教语文的焦老师,十分同情“小忠”的遭遇,深知不让孩子上学这种打击,不比父亲遭祸离世的打击小,这孩子太爱学习了,她得知小忠失学是那年正月十五,她半宿难眠泪流不止,她不知怎样去安慰这苦孩子。第二天一早她拾掇好要带的东西,踏着大雪走进小忠家,她见孩子衣袄单薄手脚冻裂,憋着满腹的委屈愁苦不愿吐露,她见小南屋里被烟气熏得更黑了,地上堆放着柴禾杂具,偌大的坯炕一床褥两张被,炕席缺边少角前面焦糊,这屋里全然没有换新过年的景气。小忠娘满面羞涩与感激,撑着要起却动身困难,焦老师毫不嫌弃坐上炕头,她忍住眼泪劝慰一家人,好歹要把日子过下去,善良又忠职的老师知道,小忠家是村上孩子最多最穷的两户,安慰的话再多也帮不上什么,她掏出五块钱按在小忠手里,嘱他先换床席吧。又解开装书的袋子,将小忠没读的课本和几本半旧书分摆开,逐一耐心地叮嘱,那种真挚那种慈爱,用语重心长都难以描述,小忠感知的最真最深,感激与温暖在内心涌动,他不住的点头回应着老师,眼前的书又激起里小忠上学的渴望,焦老师看懂了学生的眼神,却不能提上学的事,她与大队争辩过也无力改变,她想帮小忠自学却不知道他能否坚持得住,以后的生活会把这孩子揉搓成啥样,她不愿料想太多,唯愿他从此坚强起来。

  焦老师这次特殊的家访恰是雪中送炭,她给世忠带来了最最宝贵的东西,五本半旧书和一套小人书,它们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迅杂文集》《基督山伯爵》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和《西游记》画本。世忠得受这几本书如获至宝,比生产队给他家装上电灯还要高兴。他找来牛皮纸包上书皮再描写书名,用荆筐挂在房梁,一本一本换着看,很怕弄脏了被鼠咬了,工间休息与睡前有空就看,他越看越爱看,看得眼界开阔心胸敞亮,看得精神振奋斗志昂扬,他开始懂得人要学会接受现实承受苦难,还懂得了人处社会要有积极的心态,不去做无谓的抗争,整日里怨天尤人自怜不幸,只能是自暴自弃一蹶不振,人要挣脱逆境自身必得意志坚强心神安定,远离有害的事不做无益之事,人的正善之气盛了,邪恶之气则难以侵入。经典名著不光是讲动听的故事,更是向人们讲人生的哲理、讲社会的法则、讲自然的规律。读书被感染有心得受激发,在校的高中生们恐难有如此的读书境界。世忠读书带着强烈的渴求,他要从书中掘取矿泉,现实的困惑他要到书中求解,内心的孤独他要从书中觅友,他常常在书中幻化出自己的影子,觉着字里行间不少像是自己的心声,现实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书中好像有记载有告诫有预示。他读书读到兴起就嘟嘟囔囔,叨念那些令人生津止咳的名言警句。书中主人翁的精神斗志激励和支持者他,保尔的坚强、小高尔基的耐受、基督山伯爵的隐忍抱负、鲁迅先生的脊梁骨气,在他犹疑退缩瘫倒趴下的时候,呼唤他撑持他再次站起挺住,使他撑过了最苦重最难耐的装卸劳动。回家养伤更是他读书的好时机,干不了别的精力集中,聚精会神读书还能缓解伤腿疼痛与麻木。受了伤不用干活给记半个工,有了时间静心读书,伤愈下地得个看机井的轻闲活,学了点机电技术还便于习字练画,真是因祸得福。真如书中所说:逆境与不幸并非没有许多的机遇与快乐,只在于你怎样看待。

作者:     责任编辑:张禹

1 2 3 ...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