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心励志 天酬事成
——记全国优秀教师周世忠
二 忠职敬业 勇于实践 积极探索工美职业技能教育新路
轻校正处建设发展期,新专业研发开设与教师知识技能需要不断更新,八四年学校派送周老师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参加全国工业美术教学师资研修班,重点学习和研究工业美术与环境艺术设计及教学技法,研修班内集结了国内各地美术院校青年骨干,成为共同学习相互交流感知前沿信息的宝贵平台,即了解了国内工美院校办学与教改态势,又接受到发达国家美术职业技术教育的先进理念与教学方法,为期一年的研修使个人学识与师技师能进一步增长,为做好自身教学工作和协助教务部门进行教研教改与教学管理,打下了坚实的理论与业务基础。
国家大力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市场经济与行业竞争促使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提质增效,促使社会分工更加专业与精细,国外高科技设备与新技术工艺的引进,也迫使轻工系统各行业加大对新型技术人才的需求。以师傅带徒弟为传授方式、以手工制作小批量生产为特征的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再也不能适应现代化工业生产与大商业经营,传统手工艺再也无法含盖新兴的工业与商业美术范畴,种种细分的崭新业态衍生并兴起,这就给轻工系统的工艺美术办学与教研提出了新课题,面向市场面向企业开门办学、改革一切不适应新型技艺人才培养的教学老套路,发挥自己专业知识技艺涉猎广社会商用适应能力强之优势,切合轻校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走访企业调研市场搜集信息,用心揣摩严谨取舍大胆实践,努力探索出一条美术教学工业技能化与职业化新路,这就成为周世忠老师近十年来潜心研究与致力实践的大课题。
技工与中专学校教学须强调学生能力的工与专,且是现代化工业基础上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工与专,照搬七十年代美术或工艺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行,大量的绘画基础训练和高难度的专业课题设计,对于绝大多数中技中专生即不适宜也无必要,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就是为企业生产线和施工现场培养领班技工或技术员,他们是设计师和普通操作工之间的桥梁,是实现设计编制工艺指导加工生产中间一环,工艺美术范畴内各专业学生应知应会程度的把握是很难的,完全不同于其他技术工种专业,学生手头功夫与操作能力的实训控制与鉴别更需把握分寸。各地都没有统一的标准与规范,更没有通用教材与考核办法,各个学校只能靠专业教师去摸索去尝试,周世忠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探路者,他和同事辛勤的努力与大量的实践总结以及丰硕的教学成果,证明他们走在了别人的前面,周世忠老师是当之无愧的领路人。
知会兼得、艺技并重、强调实能、对接就业,成为轻校工美专业教学指导思想。删减一切不适用的可有可无的教学内容与环节,使师生腾出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更有用更直接的技能实训中,课堂就是工作室,课堂就是生产车间,必要与条件具备之时,还将课堂搬到工厂车间与施工工地,每一个专业课程末期都要出成品,每一个技能实训课程都能出产品,且能贴近市场挂钩项目产生效益。
周世忠老师以负责的精神严谨的态度和灵活的课堂掌控能力,力行并体验着中技中职美术教学改革实践,不断地加以总结梳理和规范,交流同行引导同事并说服领导,成为轻工局学术带头人和工美专业骨干教师。轻校领导和中技中专两分校教务部门中没有学工美专业的,凭着上下信任和共同的事业追求,石市轻校先后成功地开设了刺绣工艺、服装美术与制作、装潢美工(分有广告包装、室内装饰两个专业侧重)以及若干短期培训相关专业,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授课方式,多由周老师拟定编写,每次调改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也多是周老师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他以自己的良苦用心和不懈探索,以自己关爱学生尊重同事热诚做事的师德品行,影响和引导着教研组里的各项工作,使轻校工美教育教学工作卓有成效。各届毕业生多肯干有实能好就业,不少优秀生毕业前就被预定。如果说工美专业毕业生是轻校教育教学成功改革的优质产品,那他们真就如自己在技艺实训中生产出的工艺品,丰富精美有质有量,有用场不闲置适销对路。周世忠和工美教研组老师们的探索与努力,受到市、省轻工与劳动人事部门领导的好评与重视。八八年秋在省博物馆举办的轻校工美专业教学成果展上,省市教育部门负责职教的领导和河北师大艺术系的专家教授到场参观,对轻校工美专业的教改路径办学模式和教学成果给予较高评价,省会多家媒体到场采访,并做了新闻或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