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青春为乡村教育而绽放
——记全国优秀教师马荷花
“要当就当好老师”
翻开马荷花同志刚参加工作的日记,其中有这样一段:“想往已久的教师职业今天终于开始了,学生时代,常常议论教师的好坏,而自己要给学生留下—个什么印象呢?要发奋努力工作,要当就当个好老师。”是的,马荷花同志在工作中也就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去实现自己的诺言,做一名学生热爱的好教师。
她始终坚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位学生,从不放弃一位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她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她坚持每天做好班级的打扫卫生工作与日常工作;教育学生团结友爱,她首先做到和学校老师团结互助;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她自己决不因私事而耽误工作……在老师言行的影响下,她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深受任课老师的称赞,几乎年年被评为校级优秀班集体,她个人也曾多次被评为镇区级优秀班主任。
马荷花老师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每个学生同样的关爱,确保班级里“没有被遗忘的角落”。学习困难或者调皮捣蛋的所谓“差生”,在同学那里得到的是白眼,在教师那里得到更多的是批评。然而,马荷花老师却不是那样的,她尊重学生,不歧视差生,能耐心细致地做好这些孩子的转化工作。她班上曾有一个孩子,学习成绩差,自己觉得学习压力特别大,当有些问题埋在心里不能解决时,会无缘无故发脾气,爸爸妈妈的话也不听。他的爸妈跟马老师谈起这揪心的事,马荷花老师听在耳里,急在心里。有一天,她主动和孩子谈话:“你是个十分有礼貌的孩子,学习上也比较努力,老师很喜欢你。可是听说在家里不是很听妈妈的话?是不是作业没有人教,心里不痛快?下午放学你留下来,老师辅导你做作业,好吗?” 他愉快地点了点头。一开始,他对老师还有畏惧心理,老师教他作业他不敢吱声,做完作业他妈妈还没来接他,他就早早地离开教室,逃离老师的视线,宁愿在学校门口喝着西北风。注意到了这一点后,马老师给予了他无限的爱意,有时用手拍拍他的脑袋,有时看着他的作业赞许地笑笑,有时怕他肚子饿了,还给他买些小点心……渐渐地,他觉得老师就像自己的亲人……现在,他变得爱学习了,有什么问题能主动请教,人也开朗了许多。
如果说爱是教育的源泉,赏识则可以为孩子们插上一双飞翔的翅膀。马老师曾教过两个孩子:女生是个班干部,工作能力强,成绩优异,是她的得意弟子;男生的成绩则让各科老师头疼,并且顽劣成疾,性格强硬。开学初,马老师编排座位无意间把他俩安排在一张课桌上,没想到不久他俩竟闹起了别扭。女生作为班干部,看不惯同桌的很多不良习惯,很自然地“ 管”上了,作业不及时完成要管,课上开小差要管,课后玩得太过也要管……男生觉得同桌仗着自己是班干部,限制他的人身自由,甚至在一次“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的班会课上,大声疾呼要调位置,说是要“脱离苦海”。搞得这位女生很尴尬,好心好意帮助他改正缺点,他倒“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当场也气呼呼的说:“你要跟我换位子,我求之不得。”对于这样的冲突,马老师冷置了几天后,在一次班会课上,首先表扬了那位男生,说他在与这位同桌的日子里改掉了很多坏毛病,无论是课堂表现还是课后作业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一定与同学的督促和自己的要求上进分不开,这令老师感到惊喜。接着表扬了那位女生班干部是站在集体的角度才对同桌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不仅自己要求进步,还带动同学一起进步。两位学生紧绷着的脸渐渐舒展开来,最终相视一笑。尽管在这之后,他们之间依然有这样那样的小矛盾,但是再也没有强烈要求调位置了。就是那次班会课上的“吹捧”,一定让他们很受用。反之,如果各打五十大板,他们必将又各自窝一肚子气,矛盾只能加剧。
矢志教改情不移
马荷花同志业务过硬,工作扎实,注重常规教学和双基落实,在教学中,坚持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她常说“教学是良心活,要凭良心勤于创新”。是的,她正是用对事业的爱心、对孩子的良心辛勤工作,换取学生的童心。
教育不能缺少智慧,教育的智慧需要教师用心捕捉,这一点马荷花老师有成功的体验。马荷花老师教三四年级语文的时候,主张大量阅读,经常练笔,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但是,刚开始写东西,也有另一个问题——那就是错别字特多。有一次,她问学生怎么办,大家都说老师您罚我们抄写吧,罚多少遍都行。她说:“咱们成立个‘错别字医院’吧,一起来消灭错别字,好不好?”孩子们先是一愣,随后兴奋不已。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平时写错字少的同学就当院长,当大夫,错字多的就当病号。就这样,我们的“错别字医院”就运作开了。有时候她还会跟家长联系联系,让孩子们捎个字条回家,比如,“亲爱的家长,最近我们班同学作业中错别字较多,我们决定成立‘错别字医院’。祝贺您的孩子被任命为院长,请您协助我们的工作。”或是“告诉您一个不幸的消息:您的孩子成为错别字病院的重病号,需要治疗。”这样家校配合,学生再提笔写字时都很认真,错别字自然而然地就被消灭了。
2006年上半年,是一段让马荷花老师难忘的时光。三月份,她代表学校参加了新庙镇的一次青年教师语文优质课比赛,获得第一名。随后又被指派代表新庙镇参加全区语文优质课比武,由于表现出色,再次以极大的优势获得第一名,并被指定代表鄂城区参加全市语文优质课赛。从选课、备课到课件的准备,资料的搜集,随着参赛级别一次次的升高,不断地将课修改、完善,她忙忙碌碌,件件事情都要亲自去做,学校里做不完,就带回家去做,觉得自己可能做得不够好,就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到网络上去查询,再取人之长不及之短地去做。因为对这篇课文把握得准确与深入,课堂教学效果的显著,她执教的《画家和牧童》一课在全市语文优质课赛中再次受到好评,获得一等奖。在此同时,她还参加了湖北省黄鹤美育节鄂州赛区的音乐优质课赛,她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清新的教学风格执教了《绿色森林》一课,获得全市一等奖的好成绩。紧接着她又参加了全省语文说课比赛,以《两只小狮子》的说课稿参赛,在与全省五、六十名参赛选手激烈的角逐下,获得省级二等奖。由于乡镇学校师资力量有限,在这段频繁外出讲课的时间里,她始终不忘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职责,仍然坚持学校的常规教学,没有让人代一节课,没有请人改一个作业本,宁可苦点儿,也绝不荒废学生的学业。嗓子哑了,喉咙痛了,就安慰自己说:“没事的,喝点儿水,含点喉片,忙过这阵子就好了。”但是由于没休息好,压力太大,又因用嗓过渡, 那段时间嗓音非常嘶哑,说话也很吃力。医生让她打针休息。她没有, 还是执着站在讲台上的我 ,边上课边打针,听着那嘶哑的讲课声, 同学们心疼的说:“老师,您休息一会吧!我们自己学习,我们能行!”“ 马老师,请您休息一会 ,休息一会吧 !”孩子们都齐唰唰的站了起来。那一刻,马老师流下了感动的泪、高兴的泪、幸福的泪 !因为拥有孩子们的理解,拥有孩子们的爱!可是,当老师的哪有真正闲着的时候呀,忙完了四月,省电教中心又来校检查远程教育的实施情况,领导让她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一节语文课。没想到这一上博得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好评,他们希望她能以这节课为框架,加以改进,准备制作一节录像课在省远程教育网上播放、推广,于是又是一阵没完没了的忙碌。是的,马荷花老师的辛劳没有白费,她的付出已经有了回报。工作几年来,她所执教的课多次受到省、市、区级专家的好评,省、市、区、镇各级领导部门同时也给予了她许多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