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到深处情难却
——记全国模范教师杨春燕
人物简介:
杨春燕,女,1968年生,湖北宜昌人。1986年至1988年在三峡大学英语专业学习,1988年至2003年在宜昌市十一中历任英语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政教主任,期间在武汉大学英语专业进修本科毕业;2003年至今在宜昌市五中任英语教师、教研组长、教务主任。现任宜昌市五中教务主任。长期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和教改科研工作。2002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英语教师”,2004年被中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奖励基金会和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授予“第四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2009年被国家教育部、人事部联合表彰为“全国模范教师”,同年被教育部、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
2002年12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现任第五届宜昌市政协委员、第七届西陵区政协委员。
爱是教育的基础,是师德的本质,教育若植根于爱之中,爱到深处情难禁。宜昌市五中杨春燕老师二十三年的教书经历诠释了“爱”这一永恒的教师道德素养。自1988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她思想上进,工作积极,勇挑重担,业务精湛,开拓创新,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一位优秀教师的光辉历程。她是市级学科带头人、课改专家、市中考命题人,多次参与中考命题、送课下乡和到县市讲座。2009年9月被国家教育部、人事部联合表彰为“全国模范教师”;被教育部、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荣获中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奖励基金会和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授予“第四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首届全国外语教师名师奖”、“湖北省优秀英语教师”、市“巾帼建功”模范、 “青年教书育人能手”、 校“杰出教职工”等荣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市级获奖和发表;指导多名青年教师参加优质课比赛获奖;辅导无数学生获得各种国家级、省级英语竞赛获奖。
爱给学生一缕阳光——让他们灿烂
杨老师在班级管理中从不吝惜她的表扬,哪怕是一句鼓励的话或一个赞许的眼神。她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生活。她给学生的表扬、鼓励,就是一缕缕的阳光,让学生心中倍感温暖,让学生的青春之花灿烂开放。
某同学经常打架、迟到、说脏话、上课讲话、语言打击班干部,在班上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父母忙于做小生意,基本不管他的学习。为了树正气,为了转变他,杨老师多次家访,私下交流谈心,在学校运动会前夕,杨老师听说他跑步不错,就让他报名1500米赛跑,结果得了第一名。“我是第一名!”他一回班上就给杨老师报喜,这是他三年来第一次为班级争得荣誉,这磨炼了他的意志,让他有了成功感。现在他不再捣乱了,学习也有了很大进步。
她班上转来了一名学生,逆反心特强,她发动班干部一起家访,和家长交流,这个同学写下最容易做到的、最能体现自己追求上进的思想的八条自律要求:即每天按时上学,不迟到;每天按时回家,不在外留宿;不串校、不串班;不穿奇装异服;不进网吧;上课不睡觉;作业能做的尽量完成,不能完成写明原因;每天跟家长谈十分钟的学校生活。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旧貌换新人:头发剪短了,牛仔裤换成了运动装,上课也开始发言了,下课之后班干部主动与他交谈,他觉得朋友多了,融入了这个集体。这次家访,融洽了师生的关系、同学关系、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为他扫除了一定的障碍,帮他顺利的度过了逆反期。杨老师用她的爱唤醒了这颗不安宁的心灵。
给学生一个准绳——让他们自律
对学生应严而有度。古语道:“教不严,师之惰。”“严是爱,松是害。”在连任班主任的过程中,杨老师逐渐摸索出了一套以学生为主体、全员参与,以教师为主导,协助管理的合作型班级管理模式,其核心是信任学生,自我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杨老师每带一个班,总是将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与“做人”的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立足规范,学会做人。她一面利用黑板报宣传中学生行为规范的重要性,一面建立评比小组,开展规范形成比赛。根据不同阶段要求,分别引导学生争做“行为规范人”、“文明礼貌人”、“勤学好问人”、“自立自强人”、“纪律进步人”、“身边小雷锋”。
从七年级开始,杨老师就在班上进行诚信教育,实行无人监考,班干部负责管理。第一次考试有三分之一的人舞弊,为了正面引导学生,她几次召开班会,请同学们自己分析考试舞弊的利弊,让学生认清诚信做人的重要,到九年级时,每次考试无一人舞弊,学生在自我管理、做人、自律和学习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