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烈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

杏坛耕耘同心向党 红色坚守教育辉煌

——记全国优秀教师舒俊

发布时间:2014-08-27  来源:民进江西省委会

放大

缩小

  三、淡然得失,师德昭昭为人梯

  教育生涯的30年,课堂的每一天,在他的课上总有一个提前到来的身影温和着守候着每一个学生,而且这个身影又总是在每节课后与孩子们一起走出教室。许多年来,他早已养成了早到、“逗留”的习惯,因为他觉得,在那儿,学生对他的时间有着共享权与支配权;他相信,在这加起来不过20分钟的时间里,哪怕只能做匆匆的点拨,对学生也可能是莫大的帮助。

  他爱护他的孩子们,绝不让世俗的尘风污浊教育的芳园。他总是身体力行地自觉抵制着有偿家教,极力反对着教师商业性的兼课。在他的课上,他总会给他的学生们送上一张提问卡,让孩子们写上自己的疑问,舒老师总能及时而耐心释疑解难。为了增加答疑的时间,舒老师还利用网络,以QQ或电子邮件的方式联系,一遍最大程度的实现有问必答。也许你会觉得这样的交流方式不如补课那么直接有效,但舒老师不以为然,在他看来,无论课上课下,为学生提供无偿的辅导都是老师的天职,而且,这样的一对一的沟通更有助于因材施教,利于学生的进步。所以,对于学生提出的开小灶的要求,他总是婉言谢绝,并耐心地开导到“认真听好每一堂课才是要义”。他教育学生和年轻的教师们说:“上课犹如吃饭,课堂是主食,开小灶是零食,忽略主食而寄托于零食是会营养不良的。”

  这样的老师,这样的操守,如此地拒绝金钱的诱惑,如此地维护正直的本心,如何不赢的师生的广泛爱戴,如何不被人称颂他的师道尊严。

  除了教好学生,身为副校长的他,也不忘带领全校教师共同提高

  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在他所在的学校以他为中心成立了“特级教师舒俊工作室”,并正式开办了“青年教师研修班”,广泛推介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在他管理该校教育教学以来,1人获全国优质课竞赛特等奖,2人获全国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多人获省市一二等奖;还培养出了8个省级骨干教师,9个市级骨干教师了。

  “天不变,道亦不变”,舒俊校长早已远近闻名,但他的那份人

  生始终如一的初心坚定不变:热情而负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件

  工作,认认真真地生活好每一天。

  四、醉心研究,科研创新频硕果

  在学科研究方面,教育名师舒俊在三十年中一直保持着惊人的钻研精神和不消歇的热情。在他的领域,纵横驰骋,独领风骚。他的科研,如浩浩苍穹,开阔而新鲜;他的经验,如九垒之台,高筑而稳固;他的成绩,如夜空繁星,闪烁而耀眼。

  他倡导以科研促教学,不间断地开展教育课题研究,立于科研制高点指导和践行教育实践。从1995年开展《地理直观教学》课题研究,之后从未间断教育科研,1999年获全国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主持科研课题《利用Office制作地理图像》全国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并有多项研究成果在省内外推广。至2013年主持并完成省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4项。还在南昌市教科所“十一五”、 “十二五”两个五年规划中,担任客座研究员,组织和指导教育科研课题70多项。在论文论著方面,发表教学论文50余篇,编写出版的教辅用书达60余册,5次参加中学地理教材编写工作。

  作为南昌十七中主管教育教学的副校长,他组建了一个优秀教

  师群体。仅2012-2013年,学校教师拥有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9个,有20多位教师参与市“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有30%的老师课题立项。有10多个课题成果获省市各类教育学会一等奖,有1个课题获省级优秀课题奖。2012年还组织编写了《生态冮西》校本教材,并出版了《教苑之花》科研论文一集。

作者: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