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进专题  >  热烈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

杏坛耕耘同心向党 红色坚守教育辉煌

——记全国优秀教师舒俊

发布时间:2014-08-27  来源:民进江西省委会

放大

缩小

  人物简介:

  舒俊,男,1964年2月生,1994年加入民进,江西进贤人。江西师范大学地理学院毕业,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南昌十七中副校长,中国地理教学研究会会员,江西省地理学会理事,南昌市地理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南昌青年教育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西省考试学会理事,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专家小组成员,南昌市政协委员。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地理教师,江西省中学特级教师,江西省优秀地理教师,南昌市优秀青年教师,南昌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南昌市优秀青年教学骨干,南昌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南昌市名师,南昌市“四个一批”拔尖人才,南昌市“521”学术技术带头人。200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核心提示:一个优雅、从容,淡定的学者,行走于世间尘俗之间,却心胸坦荡平和。三十年的教育,纵横于东海西湖南川北国,畅游于天

  象地质人文地理。在科学的世界里,他默默地传递着知识的薪火。他就是南昌十七中的副校长,更是一名学者型的特级地理教师。他的学识与热情激荡着学生的心灵,点燃着青春的火焰。教书,振聋发聩;做人,中流砥柱。他以兢兢业业的职业操守、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潜心教书育人的师者风范,赢得了学生的敬重与爱戴,更诠释了一个教育家的人格本质。

  一、同心向党,杏坛师德铸忠魂

  夏风猎猎,三尺讲台挥洒热血;豪情满怀,五尺身躯誓党忠魂。三十年,舒俊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定不移地拥护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严格遵守着党纪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认真贯彻落实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十年,舒俊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自觉践行着科学发展观,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在政治上、思想上、言行上与党保持高度一致;三十年,舒俊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践行着自己对党国的誓言,恪守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生命谱写着默默奉献的光彩华章,诠释了一个教育家的神圣和光荣,演绎了一位爱党的党外人士的为民情怀。他是一个好教师、一个好学者、一个好校长,更是一个党和国家的好帮手。

  二、红土情深,育坛执着建丰功

  1984年9月,为教育事业而生的舒俊,从此踏上了三尺讲台。他紧握着理想,满怀希望,张起昂扬的风帆,为毕生的教育事业起航扬帆。岁月流逝,求索依然,对教育事业无比热情的舒俊,在从不满足中不断的超越从前,提升自我,“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地理教师、江西省中学特级教师,江西省优秀地理教师、南昌市优秀青年教师、南昌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南昌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首批)、南昌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南昌市名师(首批)、南昌市‘四个一批’拔尖人才(首批)、南昌市‘521’学术技术带头人(首批)”等荣誉称号实至名归。

  2004年深圳某中学曾两次以不低于10万的年薪条件欲高薪聘请,然而,浓浓的红土情怀令他毅然决然的拒绝。扎根红土地,倾心家乡的教育事业,默默奉献,这是何等精神境界!

  回首曾经,这种精神境界注定业绩斐然:1986年参加南昌市教研室组织的优质课比赛,执教《黄河》获片区第一名,并被评为南昌市“一节好课”;1991年参加南昌市第一届“园丁杯”优质课比赛,执教《欧洲》获一等奖(第一名);1984至1994年期间,每年在初一和初二年级组织成立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坚持每周按计划开展系列化活动,每学期组织至少一次大型专题活动,形成了南昌四中地理学科特色;1995年参加南昌市重点中学教学开放评比活动,执教《世界气候》获七校政史地学科第一名;1996年参加江西省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执教《气象灾害》获二等奖;1997年参加江西省电化优质课评比,执教《地球运动》获二等奖;1999年参加全国省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执教《人口再生产》获一等奖。

  面对生活,他总是那么的沉着冷静。虽然天生不爱张扬,对荣誉是那么的淡然,但虚怀若谷的他却在低调中积极地关怀着后来的年轻人,充分发挥着引领的作用:1988年,加入南昌市教育学会中学地理专业委员会,1990年担任理事,1992年担任常务理事,2004年担任副理事长;1992年起,担任南昌市地理学科中心组成员和学科基地成员;1993年,加入中教育学会中学地理专业委员会;1995年,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所倡导的“社会模拟教学法”收入《素质教学模式》一书;1997年组织江西省“青年教师风采录”课堂教学录制,并在中央电视台25套展播;1997年至2000年,组织南昌一中及部分兄弟学校地理教师开展地理“三板艺术”训练,以及地理教具、学具制作;2000年至2003年,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地理教师开展“Office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04年以来,实行课堂开放,每年接待听课教师200人次以上;2007年起,任江西省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指导小组成员;2011年,在江西省义务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中,承担政史地三个学科的组织和指导工作;近年来,积极倡导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并进行大力推介,先后举办相关专题讲座100多场。

  三、淡然得失,师德昭昭为人梯

  教育生涯的30年,课堂的每一天,在他的课上总有一个提前到来的身影温和着守候着每一个学生,而且这个身影又总是在每节课后与孩子们一起走出教室。许多年来,他早已养成了早到、“逗留”的习惯,因为他觉得,在那儿,学生对他的时间有着共享权与支配权;他相信,在这加起来不过20分钟的时间里,哪怕只能做匆匆的点拨,对学生也可能是莫大的帮助。

  他爱护他的孩子们,绝不让世俗的尘风污浊教育的芳园。他总是身体力行地自觉抵制着有偿家教,极力反对着教师商业性的兼课。在他的课上,他总会给他的学生们送上一张提问卡,让孩子们写上自己的疑问,舒老师总能及时而耐心释疑解难。为了增加答疑的时间,舒老师还利用网络,以QQ或电子邮件的方式联系,一遍最大程度的实现有问必答。也许你会觉得这样的交流方式不如补课那么直接有效,但舒老师不以为然,在他看来,无论课上课下,为学生提供无偿的辅导都是老师的天职,而且,这样的一对一的沟通更有助于因材施教,利于学生的进步。所以,对于学生提出的开小灶的要求,他总是婉言谢绝,并耐心地开导到“认真听好每一堂课才是要义”。他教育学生和年轻的教师们说:“上课犹如吃饭,课堂是主食,开小灶是零食,忽略主食而寄托于零食是会营养不良的。”

  这样的老师,这样的操守,如此地拒绝金钱的诱惑,如此地维护正直的本心,如何不赢的师生的广泛爱戴,如何不被人称颂他的师道尊严。

  除了教好学生,身为副校长的他,也不忘带领全校教师共同提高

  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在他所在的学校以他为中心成立了“特级教师舒俊工作室”,并正式开办了“青年教师研修班”,广泛推介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在他管理该校教育教学以来,1人获全国优质课竞赛特等奖,2人获全国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多人获省市一二等奖;还培养出了8个省级骨干教师,9个市级骨干教师了。

  “天不变,道亦不变”,舒俊校长早已远近闻名,但他的那份人

  生始终如一的初心坚定不变:热情而负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件

  工作,认认真真地生活好每一天。

  四、醉心研究,科研创新频硕果

  在学科研究方面,教育名师舒俊在三十年中一直保持着惊人的钻研精神和不消歇的热情。在他的领域,纵横驰骋,独领风骚。他的科研,如浩浩苍穹,开阔而新鲜;他的经验,如九垒之台,高筑而稳固;他的成绩,如夜空繁星,闪烁而耀眼。

  他倡导以科研促教学,不间断地开展教育课题研究,立于科研制高点指导和践行教育实践。从1995年开展《地理直观教学》课题研究,之后从未间断教育科研,1999年获全国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主持科研课题《利用Office制作地理图像》全国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并有多项研究成果在省内外推广。至2013年主持并完成省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4项。还在南昌市教科所“十一五”、 “十二五”两个五年规划中,担任客座研究员,组织和指导教育科研课题70多项。在论文论著方面,发表教学论文50余篇,编写出版的教辅用书达60余册,5次参加中学地理教材编写工作。

  作为南昌十七中主管教育教学的副校长,他组建了一个优秀教

  师群体。仅2012-2013年,学校教师拥有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9个,有20多位教师参与市“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有30%的老师课题立项。有10多个课题成果获省市各类教育学会一等奖,有1个课题获省级优秀课题奖。2012年还组织编写了《生态冮西》校本教材,并出版了《教苑之花》科研论文一集。

作者: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