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进全国组织工作会议  >  经验交流

河南省委会:聚焦重点 提升水平 组织建设工作又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14-11-25  来源:

放大

缩小

  在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认真实施“建设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抓紧进行农业产业升级转型”国家战略的大形势下,省委会将关注点放在了周口市这个河南省粮食产量第一、人口一千多万的农业大市上,通过积极联系,并与有关统战部门多方协商,2011年省委会开始在周口市积极发展高层次人士入会,2012年会员达到了28位,2012年底在周口市正式成立了民进市级支部,成为河南民进为全省战略大局发挥作用的新动力。

  今年以来,随着“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这一国家战略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复,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之后,在我省处于“黄河金三角”和“丝绸之路经济带”节点上的三门峡市成为省委会的关注重点,经与有关方面协商沟通,省委会今年开始在三门峡市发展会员,目前已发展高层次会员十几名,积极筹备在年底成立市级支部,依托三门峡市的民进会员之力,为三门峡市用好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贡献民进的一份力量。同时省委会通过前瞻性进行组织结构扩展,完善优化区域布局,不断为全省组织培育新生力量。

  2014年被民进中央确定为“水资源大调研”年,河南省作为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之一,面临着保护水质的重要任务,为响应民进中央“建立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年度调研主题,河南民进立足省情开展了一系列围绕水资源保护主题的参政议政调研、课题研讨等工作,同时为有力推动相关工作,省委会有针对性地物色联系,在黄河水利委员会发展了8名具有高级职称的相关专家入会,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发展了5位具有高级职称的相关专家学者入会,真正做到在组织发展中物色、吸引人才,在参政议政中锻炼、培养人才。

  三、以教育培训为抓手,切实提升整体素质与凝聚力

  教育培训在参政党自身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的地位,河南民进将强化教育培训作为全面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各级组织凝聚力、提高组织建设水平的重要抓手。

  (一)统筹规划,有的放矢。针对换届后全省民进的会员队伍现状,省委会编制了《2013—2017年全省民进教育培训规划》,对未来五年领导班子、代表人士、后备干部、专职干部“四支队伍”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渠道、培训计划做出了部署安排。到目前为止,省委会投入150余万元,按照规划,有针对性地精心制定培训计划、统筹安排培训,培训会员共计300余人。

  (二)平台高端,效果突出。2013年以来,依托中央社会主义社院这一统一战线的最高学府,河南民进相继组织了参政议政骨干会员培训班、领导干部研修班、社会服务骨干会员培训班、机关专职干部培训班等四期培训班,这是河南民进成立以来第一次依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这一高端平台组织举办专题培训班,可谓是亮点纷呈:培训范围广,培训对象覆盖会内领导干部、骨干会员、专职干部等多个层次会员,形成了一个培训体系;经费投入大,省委会举办这四个班,花费100多万元,真正坚持从培训需要出发,把费用用在会员身上;时机把握好,四次培训班均举办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后,以培训为契机,面向参加各级培训对象,就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了详细解读与阐释,学习教育效果非常好;针对性强,根据学员特点,反复与校方沟通协调,精心设计课程,聘请高水平教师,使培训落在实效。

  培训课程之外,还安排了组织学员走访民进中央机关,参观会史展览馆,赴西柏坡考察学习等环节,达到了鼓舞会员,推动工作的效果。

  (三)打造品牌,延续优势。除了省外平台,河南民进还依托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每年组织举办两期骨干会员培训班,针对培训对象的特点,注重创新培训内容与形式,在学习中增加体验式教学的环节,根据学员反馈不断调整充实培训课程与内容设置,务求培训出实效,获得了参与培训学员的一致高度好评,已经创出了培训品牌,省委会拟利用这一平台实现对全省各级基层组织负责人的轮训,将这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力措施延续下去。

  除了依托已有培训平台开展培训,省委会还根据工作需要与人才现状,不定时组织举办不同重点的业务培训班,如今年8月组织的六十余人参加的省内参政议政骨干短训班,邀请省发改委、省委党校的专家进行国情省情、履职重点等方面的专题培训,为全省参政议政骨干提供学习交流机会,为履职助力。

  除了采取“请进来”形式的主体培训班模式,民进河南省委会还创设了“河南民进开明论坛”,邀请会内外著名专家教授“走出去”赴省内各市级组织巡讲,将培训教育的触角深入各地市。省委会还积极选调骨干会员参加中央统战部、民进中央、省委统战部组织的培训。这些培训为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各级组织凝聚力到了较强的推进作用。

  加强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基础性的工作任务,民进河南省委将努力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按照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的目标,把组织建设作为参政党自身建设的核心,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为主导,继续全方位、有重点地加强组织建设工作,为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作者: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