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浅析
【摘 要】:社会服务工作是一项开创性工作,也是一项与时俱进的任务,新时期下,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对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如何顺应时代要求,拓展社会服务工作新内涵,探寻社会服务工作新变化、达到社会服务工作新要求、掌握社会服务工作新方法,是民主党派进行社会服务实践中不可回避的理论问题。本文通过深入领会中国共产党十八大精神,认真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的基础上,分析了新时期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的新内涵、新变化、新要求、新方法。
【关键词】: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作为有中国特色的参政党,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社会服务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能的拓展和延伸, 也是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社会服务工作作为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主党派应该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不断探索社会服务工作的新内涵、新变化、新要求、新方法,为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一、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的新内涵
在1989年,《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发〔1989〕14号文件)首次提出了“社会服务”的概念,明确了社会服务的宗旨和工作范围。文件规定:“民主党派开展经济、科技、教育、法律、医卫、文化等咨询及社会服务工作要以服务为宗旨,注重社会效益。”从此,各民主党派把“社会服务”工作提上了党派工作的议事日程,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职能之一;积极投身兴教办学、支边扶贫、咨询服务等社会服务实践活动。新世纪以来,国内外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项工作都面临着一个开放的、多元的、全球一体化的环境,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中心任务发生了转移,而随着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推进,民主党派的参政党职能日益凸现,民主党派参与国家社会政治生活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拓展。社会服务无论在内涵和形式上,都应该赋予新的时代特征。因此《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发〔2005〕5号文件),对民主党派的社会服务工作的内涵给予新的界定。社会服务的内涵从直接的专业服务转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社会服务的外延从一般的社会服务转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按照中发〔2005〕5号文件精神,民主党派的社会服务工作正经历着从生活福利性服务、生产性服务 向社会性服务转化过程。内容上将服务中心促进发展作为社会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从常规的业务技术服务向提供咨询决策服务延伸,从局部服务向区域服务延伸,提高了社会服务宏观的指导性和地域的覆盖面。形式上由分散的、局部的、短期的、突击式的服务模式向集中的、全面的、长效的、服务站式的模式转化。
由此可见社会服务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是其社会性决定的。社会服务作为民主党派的社会职能有着特定的含义,它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除了与民主党派的政治职能有着明显的区别外,还与民主党派成员自身工作和以盈利为目的企业经营活动不同。它的实施主体是民主党派,体现的是公益性、服务性和奉献性,以关注民生、关注公平、关注稳定为主要内容,以促进社会和谐为主要任务。与社会慈善事业、公益事业的区别是其主体政治性、政党性。
严隽琪主席曾提出,“社会服务是参政党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重要职能,是了解国情民意的重要渠道,是增加社会影响力与组织凝聚力的重要抓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新时期,笔者认为民主党派的社会服务其实就是遵循“四个全面”的工作方向,结合自身智力优势和政治优势,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尽心尽力地推动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民主党派的社会服务工作也必定发生着变化。认识、适应这种变化是民主党派做好社会服务工作,提高其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前提。
二、当前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面临的新变化
(一)社会服务工作中心的变化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中发〔2005〕5号文件提出,发展是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根本任务;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可见,随着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各民主党派工作中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要把发展作为社会服务的主方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二)新的社会形态的变化
随着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和利益诉求日益增强,要求民主党派正确引导成员和所联系人士扩大有序政治参与。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且随着网络媒介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政治参与和利益诉求的表达方式变得更便捷直接。可以说,公民政治参与和利益诉求的要求日趋扩大并且热情高涨,如果没有正确的参与、表达渠道,一些制度外、非常规的利益诉求和利益表达就会大量出现,极易诱发社会的不稳定。因此,怎样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拓宽利益表达渠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社会特殊发展阶段的变化
当前,我国发展既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乡及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有拉大趋势,社会矛盾易发多发。在众多社会矛盾中,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社会矛盾易发多发时期,更要求民主党派做好维稳安定工作。各党派要充分认识稳定是国家和人民的最高利益,高度重视做好维护稳定的工作。因此,怎样联系各自所联系的民众和群体,遵循“四个全面”的工作方向,发挥好社会服务职能,协助中共各级党委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是各民主党派面临的一个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