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沃土展芳华
——“进盛合作”二十年成果丰硕
民进重庆市委会向进盛教科育基金捐赠10万元
奉献一份智慧 催生旅游奇葩
利用好万盛区旅游资源丰富这一优势,彻底改变以煤炭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模式,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是“进盛合作”的另一着力点。
早在合作之初的1993年7月,民进重庆市委就派遣重庆教育学院地理系教授、民进会员陈升其带领《重庆市万盛区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课题组到万盛调研。年届花甲的陈教授不畏艰辛,带领调研组八进八出黑山谷,足迹踏遍了大娄山北麓的山山水水。经过两年多艰苦细致的工作,绘制了《黑山森林鲤鱼河峡谷景区规划图》《重庆市万盛区旅游资源分布与区划图》,形成了《万盛区黑山森林、鲤鱼河峡谷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报告》等系列调研成果,为万盛开发旅游提供了详实的科学根据。以此为基础,万盛区于1994年申报成为了重庆市第一个旅游区和旅游经济试验区。黑山谷、石林风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成为了重庆和西南地区旅游的奇葩。陈教授也在2000年被中共万盛区委、万盛区人民政府授予“荣誉市民”光荣称号。
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彭永辉评价说:“陈升其教授对黑山谷的调研成果,为万盛区申报重庆市第一个旅游区和旅游经济试验区并取得成功,作了‘奠基性的贡献。’”
签订一个协议 富裕一方农民
万盛区属多民族地区,山高路陡,交通闭塞,传统农业模式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1998年4月,民进重庆市委与万盛区人民政府把“进盛合作”重点放在了支持万盛农业和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方面,与万盛区苗族贫困户签订了《扶持发展种养殖专业户协议》,并送来启动资金两万元和相关技术资料。
协议签订后,重庆市委会组织相关专家,多次进行技术指导,现场讲解,帮助选准优势农产品进行重点发展,培育和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带活并完善了万盛的农业产业链。
2000年,万盛1000多亩猕猴桃陆续出现“怪病”,叶片枯萎,植株莫名死亡。重庆市委会闻讯立即联系植物保护专家深入果园查看病情,半月后,研究出专治“怪病”的药方。为了杜绝类似问题,专家们还向当地农户介绍了果树常见病虫害的鉴别、防治知识。
如今,万盛的猕猴桃、方竹笋、茶叶、山地鸡、欧洲雁等特色主导产品发展渐成规模,夜郎食品公司、友谊茶叶公司等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先后成立。农业迈上了产业化新台阶,农民年均纯收入稳步增长,超过了全市平均水平。
目前,民进重庆市委会还进一步将“进盛合作”领域扩展到了卫生和经济领域,向万盛区卫生系统赠送了价值10万元的药品,组织经济界会员参加了万盛的重点项目推介会。
二十年的坚持,“进盛合作”已成为民进重庆市委会的品牌工程,享誉重庆。二十年的风雨历程,民进组织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尊重,体现了参政党的存在价值。曾任中共万盛区委书记的向涛深有感触地说“‘进盛合作’坚持了二十年,成果十分显著,对推动万盛的旅游、农业、教育,乃至地区经济发展,缩短与主城区的差别,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回首,充满自豪;展望,信心逾坚。我们坚信“进盛合作”将向着更加广阔、更加富有生命力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