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双促”“双推”工程,打造社会服务品牌
扶危济困
四、倾心社会公益活动,树立民进慈善形象
(一)全力参与抗击自然灾害。积极支援西南干旱、舟曲泥石流、玉树地震和雅安地震的抗击自然灾害工作。灾害发生后,省委会立即行动起来,组织广大会员开展捐助活动,共捐款物折合人民币1000余万元,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坚持开展扶贫助学行动。民进是以教育为主要界别的参政党,关注教育事业、助推教育发展是民进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同时,社会服务工作的核心又是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山东民进将两者进行了有机融合。
一是筹建山东民进社会服务基地。经过考察调研,省委会确定把德州市临邑县作为山东民进社会服务基地,在教育、文化、医疗、科技等领域,以智力援助为主,逐步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省委会先后四次组织专家赴临邑县兴隆镇,就学校发展状况进行调研指导,向兴隆镇中学捐赠了价值10万余元的教学软件和1000余册科普图书,会员企业山东省校园文化设计院出资近10万元为其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从教学理念、校园文化、校园建设等方面进行精心打造,有效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二是成立山东民进名师团。名师团的主要任务:一是根据省委会的统一安排,在社会服务基地德州市临邑县开展重点帮扶支教活动。二是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体现民进特色,在贫困地区开展力所能及的助学支教活动。
三是深入开展“山东民进·凯瑞爱心助学”活动。民进山东省委会与济南凯瑞软件有限公司联合开展“山东民进·凯瑞爱心助学”活动。近年来相继在济南、枣庄、莱芜、泰安、德州等累计资助学生300余人,捐助各类款物价值20余万元。
四是坚持开展各类扶贫助学活动。每逢六一国际儿童节、教师节等节庆前夕,全省各级民进组织会以各种形式开展各类扶贫助学活动,2010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山东省各级民进组织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资助生活困难师生等累计捐助款物1500余万元,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极大的提升了我省民进组织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
(三)积极做好包村帮扶工作。根据中共山东省委统一安排,省委会负责帮扶德州市夏津县新盛店镇陈屯社区。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筹集资金69万元,用于修桥铺路、路灯安装和兴建农业灌溉工程,解决了当地群众期盼已久的出行难、灌溉难问题。组织医疗专家多次开展“医疗、科技、教育三下乡”活动,累计为陈屯社区居民义诊800余人次,并带去了价值10万余元的药品。组织畜牧业专家指导、培训养殖种植农技人员13名,主动联系和协调当地发改和畜牧部门,为陈屯社区居民的养鸭场积极申报市级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截至目前,省委会累计协调资金80余万元用于社区自身发展,举办各类义诊和科技培训活动10余场次,有效地改善了群众的生活面貌,促进了群众的致富增收,深受群众的支持和欢迎。
(四)成立齐鲁公益慈善基金。2014年10月30日,由民进中央、民进山东省委会、山东省政协委员董方军共同发起出资300万元的开明慈善基金会齐鲁公益专项基金在济南正式成立。基金主要用于金门战役烈士史证挖掘、亲历者的优抚援助、相关遗骸的安置纪念以及各种捐资助学活动,为山东民进推动文化发展、开展社会公益事业和助学兴教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五、整合企联会内资源,搭建服务交流平台
2008年,山东民进企业家联谊会正式成立。历经几年的发展,山东民进企联会已经成为民进企业届会员合作交流的平台,社会新阶层共谋发展的阵地。
山东民进联谊会在民进山东省委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主动为民进企业界会员服务,主动加强与各地市企联会的交流与互动,积极推动各地市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公益、咨询服务活动。几年来举办各类培训班、讲座、报告会10余场(次),累计培训会内企业家300余人次。积极推荐60余名山东民进企业界会员参加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各类培训班,先后组织企业家近100人赴重庆、贵州、浙江、内蒙古考察学习。通过听取系列报告、召开座谈会、外出学习和参加培训班,企业家们不仅更新了知识、拓宽了思路、提高了素养,还增强了企业发展的抗风险能力和发展动力,为企业科学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制定企联会章程、设立专职联系人制度、建立QQ群和微信群,并定期轮流承办企联会年会。通过轮流承办年会,进一步增进了企业界会员对民进的认同以及民进企业家会员的社会影响力。目前已先后在滨州、烟台、济南、聊城、泰安、临沂等地举办了企联会年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年来,山东民进涌现出一大批以强国富民为己任,坚持顾大局、讲贡献的会员企业家,展现了他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可贵品格。
六、各地市社会服务工作成绩显著,硕果累累
近年来,我省各市级组织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活动,形成了在当地有影响力的优势品牌。
济南市委会深入开展“服务社会‘4+1’行动”(搞一次社会调查、下一次乡、进一次社区、帮扶一个点或一个人)系列品牌活动,实现了由传统帮扶到营造和谐的转变;烟台市委会连续十年倾心打造“同心城乡助学行”服务品牌,自2004年6月1日启动至今,先后向军民小学、毓璜顶小学、杜家疃中学等三地六市26所中小学校捐资捐物累计440余万元,践行了“唯愿文教敷”的开明精神;德州市委会坚持开展“传统文化校园行”系列活动,依托省书法家协会“百县千村”文化下乡服务基地,定期邀请驻德州中国书协会员进行书法教育指导,推动了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滨州市委会精心打造“同心·走进”品牌工程,5年来,共组织各类送教活动40场次,专题报告6场,座谈交流5场,文艺演出3次,书画笔会5次,极大的提升了民进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日照市委会与“同心”实践基地莒县安庄镇初级中学签署“英语教师暑假公益培训协议”,已连续实施三年,并帮助安庄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争引配套扶持资金140余万元;淄博市委会努力推动社会服务基地建设,实施精准帮扶,组织会员及社会捐赠30余次,开展助学助教和送医下乡活动20余次,争取上级扶贫开发项目4个,累计投入资金170万余元,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青岛、潍坊、临沂等市委会依托企业家会员较多的优势,打造企联会服务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公益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近年来,山东民进社会服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正视问题的存在。如“微公益”活动开展不系统,会员参与度有待提升;社会服务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服务与参政议政的结合还有许多文章可做,工作理念尚需转变等等。